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包括学位论文预审、学位论文评审、学位论文答辩及答辩后修改等,是学位授予工作的重要环节。申请答辩的所有研究生(除同力硕士)均需在“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办理以下流程;每个环节均需研究生本人申请、导师审核、学院审核方可进行下个环节。
论文预审
一、预审资格
1.必须完成培养各个环节,且必须通过毕业审核;
2.所有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含同力人员)需严格按照学术规范和论文撰写规范,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并经导师审查同意后,在答辩前一至三个月内向所在学院提出预审申请;
3.必须先在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内申请,二级学院审核预审专家信息后,方可进行预审。
二、预审要求
1.预审形式包括预审专家评阅论文或预答辩。
2.预审专家由导师推荐、研究生部审核、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
博士学位论文预审专家(申请人导师除外)不少于3名,一般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为博士生指导教师,至少有1名博士生导师;
硕士学位论文预审专家(申请人导师除外)不少于2名,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者硕士生导师资格,至少有1名硕士生导师。
3.预审专家应本着高度负责、科学严谨、公正客观的原则,认真审核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情况(含意识形态、论文选题、文献综述、论文创新性、论文写作等),严把论文质量关,并填写《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专家意见表》。科研原始记录由导师审核,必须在预审审批中注明“原始记录已审核”。
三、预审意见处理
1.预审专家一致认为学位论文达到所申请的学位要求,同意通过预审,申请人方可进行论文送检和评审;
2.若有一位及以上预审专家不同意通过预审,则申请人须认真修改学位论文重新预审。
论文评审
一、评审资格
1.申请人通过学位论文预审后,须在教务管理系统内申请论文送检,并提交学位论文PDF电子版(同力硕士发Word版至研究生部邮箱),具体要求见《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管理办法》。检测通过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评审。
2.申请人须通过学位论文送审资格审查后,方可进行论文评审。
二、评审方式及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评审遵照《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随机抽查“双盲”评审管理办法》执行,由研究生部采用重点抽查(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导师指导研究生、导师在外研究生、非全日制及同力硕士等研究生抽取%)和随机抽查(全日制硕士)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双盲”抽检评审制度,抽取比例不低于20%。抽中盲审论文送外单位(不包括本校)专家进行评阅。
2.未抽中“双盲”评审的硕士研究生,应聘请至少2名本学科、专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或研究生指导教师为论文评阅人(申请人导师除外)。
3.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由校学位办统一组织管理,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过“学位论文网上评议开放平台”进行网上通讯评议工作,实行“双盲”评审。
三、评审意见处理
论文评审意见处理详见《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中大研字[]58号。
论文答辩
一、资格审查
1.研究生(除同力硕士)学位论文需要先在“管理系统”内申请(答辩前至少一周),答辩资格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审查,包括是否同意接受申请、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安排(含答辩委员会组成人选、答辩时间和地点等)。
2.同等学力人员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报校学位办审批。
二、答辩委员会要求
答辩委员会成员由导师及学科推荐、研究生部审核、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
(一)博士: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本校具有正高职称的博士生导师(或校外本领域权威专家)担任;申请人的导师、推荐人不能聘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或7人组成,均应具有正高职称或者博士生导师资格,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博士生导师应超过半数,校外专家不少于2名且至少有1名为博士生导师。
2.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专家须具有医学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不少于4名)。
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须具有临床医学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
(二)硕士: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本校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研究生导师(或校外本领域权威专家)担任。申请人的导师、推荐人不能聘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1.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3人或5人组成,均应具有高级职称或者研究生导师资格,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生导师应超过半数。
2.临床医学或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5名具有医学(其中临床医学或口腔医学专业不少于3名)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3人是研究生导师并具有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至少1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
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3人是研究生导师,至少1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
(三)答辩委员会设答辩秘书1人,由本学科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本校在职(含博士后)人员担任,协助研究生部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和答辩安排有关事宜,认真做好答辩记录,整理学位材料,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
三、答辩程序
答辩秘书仔细检查学位论文答辩材料,确认材料齐备并填写完整、审核签字齐全,报告答辩委员会主席,方可开始答辩。
1.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或学科方向带头人宣读答辩委员会主席及委员名单;
2.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会议,宣布答辩会开始;
3.导师或秘书介绍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简历、政治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和学位论文工作等;
4.申请人报告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20分钟,博士论文一般不少于30分钟);
5.答辩委员会委员及列席人员提问,申请人当场回答问题。秘书对答辩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6.申请人回答论文评阅人在学术评语中提出的问题以及论文修改情况;
7.答辩会休会,召开答辩委员会会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督导专家、研究生院工作人员等可列席会议。主要议程为:
(1)秘书宣读论文评阅人评阅结果;
(2)秘书宣读指导教师意见、系(所)审查结果;
(3)答辩委员会审议学位论文及答辩情况;
(4)答辩委员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就是否建议授予申请人硕士或博士学位作出决议,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
(5)答辩委员会讨论并通过答辩决议,决议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
8.答辩会复会,主席或主席委托秘书宣布答辩委员会表决结果和决议;
9.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四、答辩决议及处理
1.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申请人方可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
2.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答辩委员会可视情况作出如下决议:
(1)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但答辩委员会认为可以修改论文、重新答辩时,应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可作出在最长学习年限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决议。
(2)若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认为申请人的论文虽未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但已达到博士毕业论文要求,可作出准予博士毕业的决议,报研究生院审批。申请人可在最长学习年限内按照学位申请程序重新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申请博士学位。逾期未申请学位的,学校将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3)若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认为申请人的论文虽未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且申请人又尚未获得过该学科硕士学位的,可作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报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且答辩委员会认为该论文未达到以上三种情况者,本次申请无效。
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且答辩委员会认为该论文未达到以上三种情况者,本次申请无效。
3.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多数成员如认为申请人的论文已相当于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除作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外,可向授予博士学位的单位建议,办理申请博士学位手续。
五、答辩后论文修改
申请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须针对论文评审和答辩过程中专家所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对学位论文作出认真修改。填写《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后修改情况表》,硕士学位论文经导师和答辩委员会主席审查通过后,方可提交学位论文最终稿和申请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经导师和答辩委员会主席、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审查通过后,方可提交学位论文最终稿和申请学位。
六、注意事项
1.学位论文预审专家、评审专家、答辩委员会委员一般应为在职人员。
2.学位论文预审专家、评审人一般应聘为答辩委员会委员。如果聘请的答辩委员会委员不是学位论文预审专家和评审人,答辩人应至少在答辩前两周将学位论文送给答辩委员会委员审阅。
3.研究生(含同力人员)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公开公示。至少需在答辩前(博士3个工作日+粘贴海报、硕士1工作日,不含周末)在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