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备考艺术硕士的小伙伴们专业课复习到什么程度啦?中公考研准备了“艺术硕士备考广播电视篇:播音主持需了解的方言”,希望对备考艺术硕士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首先,方言分南北
1、南方方言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大分支外,还夹杂着许多细小的分支,比如广东一省,就至少有三种南方方言的分支:属于粤语的“白话”(广州话)、属于闽语的“潮汕话”,还有属于客语的“梅县话”。所以说南方方言种类甚是繁杂。
2、而北方方言种类单一,但它的覆盖面却要比南方方言大得多。使用北方方言的地区包括华北、西北、西南、江淮等地。除广西、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外,长江以北,云、贵、川,湖北大部,湖南西北,广西西北,都以北方方言为主。说汉语的人群中,有七成是说北方方言的,北方方言几乎占据了全国汉语地区四分之三的地盘。
其次,南北方言有着显著的“腔”和“调”的区别
1、我们先来说说北方方言的“调”,上面我们说过了,北方方言覆盖地域广阔,这样广阔的领域,如此众多的人口,说起话来实际上内部分歧却相当小。从满洲里到昆明,从南京到酒泉,相距上千公里,然而言语交流上却没有太大的困难。
这是因为北方方言通常是各个朝代的“官话”。官话就不同于俗语,可以随便说说。官话讲究表意统一,所以历来北方官话趋同,沿袭至今,北方方言也就趋同了。北方方言虽说也算得上是各有差别,但语法结构区别很小,语音分歧也不很大。比方说,北方的方言都没有浊塞音、浊塞擦音,没有b、d、g、m四个辅音韵尾等等。也就是说,北方方言的“腔”都差不多,就是调门不大一样罢了。区分北方各地方言,只要琢磨当地方言的调就可以了。
2、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南方方言的“腔”。上面我们也说了南方的方言种类繁多且复杂,它们不但调不相同,连腔都不一样。比如发吃饭的“吃”这个字音,北方方言说起来,怎么听也是“吃”,最多就是调门有高有低,声调有长有短。而南方方言说出来呢?就什么腔的都有了,“七、恰、夹、塞、噎、携”,反正不是“吃”。再比如祖母,北方基本上一律叫“奶奶”,南方呢,有叫“娘娘”(温州)的,有叫“婆婆”(南昌)的,有叫“妈仔”(厦门)的,有叫“阿嬷”(广州)的,有叫“依嬷”(福州)的,有叫“细爹”(岳阳)的,同一个字各种腔,五花八门,让人摸不着头脑。
此外,南方方言中常常分不清l和n这两个声母,以及an和ang这两个韵母。所以,大部分南方方言里,男子变成了“狼子”,女子变成了“驴子”。这还是说“普通话”,要是说家乡话,那就更麻烦了。
综上所述,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或是播音主持专业的爱好者,在练习发音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身地方性语音的特点,说北方方言的同学,要注意自身发音时“调”的准确性。而说南方方言的同学则应多注意发音时对“腔”的问题的更正。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给考研君留言。
风雨考研路,中公考研陪你一起走!
加油↖(^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