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位博士毕业生的思考研究生要学什么

主页君说:

这一期,我们来一篇DoctorX的文章。

主页君写个硕士论文都拖延症到不行,所以一向崇拜博士(尤其在博士越来越难毕业的今天)。

对于话痨的主页君而言,往往我绘声绘色絮叨了半天的一个事儿,身边的博士们都能言简意赅的一针见血。

我相信这其中除了智商的差别,还是要归功于研究生生涯的规范化训练。所以,这篇看似平实朴素、波澜不惊的文章,主页君觉得值得一读再读。

顺便介绍一下DoctorX:CM篮球boy+从小到大能把张信哲演绎的出神入化+骑行单车一路向远方(哪个方向我忘了……)——谦逊的博士外表之下,可是有一颗文艺活泼的心哦哈哈哈……

DoctorX说:

Q:硕博士毕业都从事科研了吗?

A:年考研报考人数为万人,报录比为2.6:1,加上在籍的硕士博士人数,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难道所有人都去解决前沿的科学问题了么?

实际并没有。原因如下:

其一,社会能够提供的科研岗位有限。

其二,并非人人都有一颗科学家的心,很多人需要的只是一块落户和找工作的敲门砖,抑或单纯光耀门楣。

其三,就算你有心,并非人人具备从事研究的天赋能力以及素养,能够提供良好培养环境的平台少之又少。

于是,大部分人都投身企业,而非想象中的科研院所。

Q:既然绝大多数人投身企业,是否意味着研究生的培养没有作用了?

A: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大爆炸不仅带来了技术方面的变革,也带来了协作的便利和信息的透明,最终使得很多科研成果能够快速的转化为落地的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今进入企业从事生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研究能力。恰恰相反,越快速的技术创新并应用,才能越快的跟上这个时代的趋势。对一件新事物快速学习吸收、分析问题、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当下社会是相当稀缺的综合能力。

仔细回想,我们在研究生期间所接受的训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套路,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研究生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科研。科研是抽象思维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是将一件事物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过程。对,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顶层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你通过调研找到需求,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化的思考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要求系统化,而且逻辑严密。你的每一次科研任务,每一篇科研论文,都是不断强化这个系统思考的过程。而正是这一次次不断的磨炼,最终使你成为一个成熟的脑力劳动者,能够快速吸收信息,通过思考和脑力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训练使你更善于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创新的、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模块化,交给不同的技术人员实现。

可见,就算没有投入科研,研究能力的培养依然很有必要,而我想说的,正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研究生阶段需要所需培养的能力。

能力一:积极的自我学习者

快速变化的世界,要求我们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你总会发现不断有行业进入低谷甚至消失,昨天的铁饭碗今天一不小心就砸碎在了地上。而新的行业不断涌现,需要我们提供新的产品满足新需求。一切都是新的,你的老板交代了一个任务,让你进行项目或者具体环节的设计,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对你来说新的领域,你多少会感到迷茫。

同样,对于新进入课题的研究生来说,很多人期望在整个研究阶段得到导师很好的指导,但往往面临的情况是这样的:

1.你的老师经常要跟进很多的课题,你作为课题里的一员,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ys/5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