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汪凤炎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为了破解“年年岁岁错误相似,岁岁年年学生不同”的困境,下面我结合自己17年来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经验与教训,根据学位论文的常见结构,详细分析每一部分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破解之道,希望大家能按下述七个方面要求逐项自查自己撰写的毕业论文!自查过程中若发现问题,自己能按“破解之道”予以解决的便尽量自己去解决,这是提高自己独立科研能力的一个好机会!不可养成“一有问题便找同学或老师要答案,自己却不愿多想”的习惯,毕竟自己现在已是即将毕业的硕士甚至是即将毕业的博士了!若自己不能解决的,也可虚心请教同门或其他同学,这不但能增进同学友谊,也是加强合作学习的一个好机会!若仍不能解决的,那就及时请教指导教师或其他教师。我相信,只要大家能认真按下述七个方面的要求逐项自查,一定能够写出合乎学校要求的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一、论文题目与正文标题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论文题目或正文标题字数太多→破解之道:论文题目和正文标题须简洁、明确,字数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
2.论文题目太大→破解之道:对于绝大多数研究生而言,选题一定要小,“以小见大”才易见功夫!
3.论文题目或正文标题太空泛→破解之道:论文题目和正文标题都要有实质性内容。
4.论文题目或正文标题太拗口或不通顺→破解之道:自己多读几篇,并请同学读几篇,让论文题目和正文标题读起来顺口。
5.论文题目和正文标题中没有主语→破解之道:论文题目和正文标题中应有主语。
6.论文题目和正文标题老套,少新意→破解之道:选题要有新意,才易写出有新意的论文题目和正文标题。
7.论文题目模糊研究关系→破解之道:实证论文须理清变量及变量关系,并反映在论文题目上。
8.论文题目或正文标题中出现英文简缩语→破解之道:论文题目和正文标题一般要用中文准确表述,尽量不用英文简缩语。
9.出现“拉郎配”式论文题目,它的常见表述方式是:“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中职生/高职生A、B和C的关系研究”→破解之道:选题要有一定依据,才能避免出现“拉郎配”式论文题目。
10.论文主题目下面有副标题,它的常见表述方式是:“……的研究——以某校为例”→破解之道:学术论文的题目追求简洁,尽量不用副标题。
11.论文题目和正文一级或二级标题重复→破解之道:正文各级标题在内涵上均须小于论文题目,否则,就犯了“头大帽子小”的错误。
12.论文题目或正文标题中间出现“?”如“钱多就更自信?自信与收入的关系”之类→破解之道:“?”尽量不要出现在论文题目或正文标题的中间,但可以用问句的形式作论文题目或正文的标题,此时“?”在论文题目或正文标题的末尾。
13.在论文题目或正文标题末尾打“。”(句号)→破解之道:论文题目或正文标题末尾无须打“。”
二、摘要和关键词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一)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中文摘要写得拖泥带水→破解之道:中文摘要一般只须先概述论文的研究对象与所用方法,然后概述论文的核心观点即可;若是实证性论文,有时还要概述论文所获“结果”。从篇幅上看,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篇幅尽量控制在1页A4纸之内(5号宋体字,单倍行距)。
2.中文摘要写得太短→破解之道:中文摘要一般要概述论文的研究对象、所用方法和核心观点;若是实证性论文,有时还要概述论文所获“结果”,故其篇幅一般不可能太短。若篇幅过短,通常说明摘要内容有遗漏,或者论文本身太空洞无物,故无东西可写。
3.中文摘要语句不通、表述不简洁→破解之道:平日加强文学修养,中文摘要写完后多读几遍,及时发现语句不通和表述不简洁的地方加以修订。
4.中文摘要中出现引文→破解之道:摘要中一般不出现引文,将引文放在正文中即可。
5.中文摘要中复述他人的观点,如“张三()调查研究发现,……。李四()的研究表明,……”→破解之道:中文摘要主要是概述自己研究中所取得的核心观点,至于他人的观点,或放在文献综述中,或放在“讨论”部分,一般不能放在摘要中。
6.中文摘要中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破解之道:摘要中要使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进行了……调查”、“报告了……现状”等方式。顺便指出,正文中一般也要尽量做到用第三人称撰写,少用或不用“我认为”、“我们认为”之类的字眼。
7.关键词数量太少或太多→破解之道:关键词数量控制在3~5个范围之内。
8.将非关键词作为关键词→破解之道:将全文最核心的概念按其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选择排名靠前的3~5个作关键词。
9.关键词排序不当→破解之道:依关键词重要性高低次序排列关键词;同时,作为心理学论文,排名第一的关键词须是心理学术语。
(二)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将英文摘要写成中式英语→破解之道:平日多看英文心理学期刊,提高专业英语的撰写技巧;请英语好的同学或朋友润色英文摘要,使其尽量写成地道的英语。
2.英文拼写错误→破解之道:在Word文档中,凡是划有红线部分的英语,都要仔细校对。
3.英文摘要(包括文中其他地方所用英文)字体多种多样→破解之道:一般情况下,文中所有英文的字体都用“TimesNewRoman”。
4.英语时态错误→破解之道:英文摘要中常用到的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较少用到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其它时态几乎不用。
三、文献综述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撰写文献综述时所用参考文献质量不高,且文献太陈旧→破解之道:须基于高质量的文献撰写文献综述,至于挑选高质量文献的标准,请见下文“参考文献中易出现的问题与破解之道”。顺便提一下,除撰写文献综述外,在正文(如文中的“讨论”部分)中也要引用高质量的参考文献,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结论的可靠性。
2.文献综述挂一漏万→破解之道:文献综述要尽可能写得客观、全面,不能有重要遗漏,为此,所用参考文献数量不宜太少,且必须做到“五个兼顾”(请见下文“参考文献中易出现的问题与破解之道”)。
3.撰写文献综述时只“述”不“评”或“胡评”→破解之道:要做到有述有评,且评价要做到尽可能客观、公正。
4.文献综述逻辑混乱→破解之道:文献综述须做到逻辑清晰,条理清楚。
5.将一些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写进文献综述→破解之道:写文献综述要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切勿“字数不够,文献凑”,也不可将文献综述写成科普版或扫盲版,让人觉得“开门见万水千山”。
6.缺少文献综述→破解之道:为了避免出现“闭门造车”和“重复研究”现象,做到“接着说”,而不是“从头说”或“胡说”,同时,为了履行“为往圣继绝学”(张载语)这个学人应尽的义务,学位论文必须有文献综述。顺便指出,撰写用于投学术期刊的论文也须有文献综述,只不过,受论文篇幅所限,若是实证性论文,它一般以极精炼的形式被放在论文的“引言”部分;若是理论性、史学性或综述性论文,它或者被放在论文的“引言”部分,或虽未被直接放在论文中,但行家一读就知作者做过文献综述。
7.当同一文献有新版本时未依据新版本做文献综述→破解之道:当某一文献有新版本时,须依据最新版本而非旧版本做文献综述;若引用,也须根据新版本而非旧版本进行引用。
8.为了凸显自己研究中的新意,做文献综述时有意或无意地隐瞒前人的研究成果→破解之道:做研究须讲诚信,对别人的研究成果须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与评价,不可掩耳盗铃!
四、正文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一)论文结构与排版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论文结构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实证性论文的结构紊乱→破解之道:实证性论文的常见结构是“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建议/对策/展望(此部分不是必须的,详见下文,下同)+注释(此部分不是必须的,详见下文,下同)+参考文献+附录(此部分不是必须的,详见下文,下同)+致谢”,或者,“引言+研究1(小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研究2(小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研究N(小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总讨论+总结论+建议/对策/展望+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致谢”,若撰写实证性论文,请根据自己所研究主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结构安排自己的论文结构。顺便指出,围绕同一个主题具体做几个小研究,要根据研究需要来决定,既不能贪多,导致无法按时完成,或者增加一些无关紧要的研究,也不能该做的不做,导致研究结论因缺少足够证据而没有说服力或说服力不强。
(2)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和综述性论文的结构紊乱→破解之道: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和综述性论文的常见结构是“引言+正文+结论+建议/对策/展望+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或者是“引言+正文(此时正文一般围绕一个主题讨论3-4个小问题)+建议/对策/展望+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致谢”,若撰写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和综述性论文,请根据自己所研究主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结构来安排自己的论文结构。
2.论文排版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论文封面做得不美观→破解之道:从研究生院或学院网站上选择并下载与自己就读研究生类型一致的学位论文封面进行填写,填写完毕后将版面编排得尽量美观一些。例如:论文题目尽量写在一行上,若须换行,宜妥善安排格式,使其简洁、美观;“研究生姓名”、“指导教师”、“培养单位”、“专业学位领域”、“完成时间”和“答辩时间”的下划线左右要等长,不能长短不一;字体与字体大小要一致。
(2)段落首行空1个、2个或3个字符→破解之道:段落首行统一空两个字符。
(3)正文段落左右不对齐→破解之道:正文段落左右须对齐(首行须空两个字符)。
(4)标题层级太多→破解之道:正文标题尽量控制在三级标题之内,标题层级太多往往显得琐碎。
(5)标题层级太少→破解之道:除前言外,正文至少要有两级标题,最好不要在一级标题下呈现1~2个“豆腐块”就了事。因为标题太少往往表明作者对该主题想得不透彻,没有进行深入探讨,自然也就写不出二、三级标题。
(6)各层级标题之间排版不醒目→破解之道: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也为了版式清晰、美观,不同层级标题选择不同字体,或者用“不同型号的字体+是否加粗”的方式,让各层级标题之间清晰明了。具体做法是:通常论文题目用加粗的4号黑体,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三级标题用5号黑体。当然,各人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字体。
(7)标题与正文字体完全一致→破解之道: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也为了版式清晰、美观,通常正文统一用五号宋体;若有大段引文,则将它单独成段,并用五号楷体或五号隶书,使之与正文其他部分有明显区别。各级标题请参照上条编排,使之与正文有明显区别。
(8)行间距太大或太小→破解之道:正文行间距通常用“单倍行距”。
(9)图/表跨页→破解之道:除非图/表太大或太长,否则,同一张图/表尽量放在同一页上,不宜跨两页。
(10)某页的最后一行是标题→破解之道:若某页的最后一行是标题,就空一行,将此标题移至下一页。
(11)标点符号出现在行头→破解之道:通过增删文字或调整版面格式,将位于行头的标点符号移至上行行末,或从上行下移至少1个字,让标点符号在此字后面。
(12)只有一个结论时也在段落前面列个序号,如写成“(1)”→破解之道:若只有一个结论,段落前就无须列序号。
(二)撰写研究意义时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将研究意义部分写成一个大“豆腐块”→破解之道:须有2-3个小标题,标题尽量用“有助于……”、“促进……”之类的句式,然后分段撰写;一般不能用“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之类的标题,因为它们太空泛,不具体。
2.将研究意义写成空发议论→破解之道:须提供充足证据支撑自己的见解。
3.将研究意义放在论文的“总结论”之后→破解之道:研究意义须放在论文的开头部分。
4.详写研究背景,导致写研究意义时或有重复,或“无话可说”→破解之道:略写研究背景,以引出自己将要研究的主题,然后重点阐述研究的意义。
5.套用他人论著中的研究意义→破解之道:应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实实在在地写出其所具有的研究意义,不能图省事,偷工减料,“换汤不换药”
6.干脆未写“研究意义”→破解之道:学位论文必须有“研究意义”这一部分。
(三)撰写假设时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生搬硬套写假设→破解之道:只有做实证研究的心理学论文才须写假设,做理论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史学研究的论文无须写假设。
2.假设的提出缺少扎实的理论依据或文献依据→破解之道:假设的提出须有扎实的理论依据或文献依据,并详细注明出处。
3.假设数量太多→破解之道:一个实证研究中尽量做到至多只有3个假设,不能太多。
4.以结论的形式撰写假设→破解之道:尽量用“如果……那么……”的句式撰写假设,以阐明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5.在假设中将“如果……那么……”的关系弄反了→破解之道:在用“如果……那么……”句式写假设时,正确写法是:“如果……”部分陈述的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那么……”部分陈述的是“(如果存在前述关系,那么)可能出现的反应。”若写成“如果有某种反应,那么就有某种关系”之类句式,那就弄颠倒了。
6.假设写得太啰嗦→破解之道:假设须简洁明了。
(四)研究方法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抽样时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多数学生偏好方便抽样,易导致样本有较高的同质性→破解之道:若可能,最好用分层抽样;退而求其次,要用随机抽样;若一定要用方便抽样,要细致考虑样本活动的区域,使被试尽可能有良好的代表性。
2.被试人数上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被试人数太少→破解之道:被试人数须达到实验法、问卷法或心理测量法对被试人数要求的最低限度。
(2)片面追求大样本→破解之道:样本人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代表性越好。
(3)男女被试人数不平衡,甚至相关悬殊→破解之道:男女被试之比须尽量做到1:1。
(4)不同年龄段的人数不平衡,甚至相关悬殊→破解之道:不同年龄段的被试人数要均衡。
(5)不同年级段的人数不平衡,甚至相关悬殊→破解之道:不同年级段的被试人数要均衡。
(6)不同专业的人数不平衡,甚至相关悬殊→破解之道:不同专业的被试人数要均衡。
(7)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数不平衡,甚至相关悬殊→破解之道: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数要做到1:1。
(8)城乡被试人数不平衡,甚至相关悬殊→破解之道:城乡被试之比须尽量做到1:1。
3.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实验前未进行伦理道德审查→破解之道:实验前须进行伦理道德审查。
(2)实验设计存在明显漏洞→破解之道:精心进行实验设计。友情提醒:“实验设计存在明显漏洞”是导致一些毕业论文未能顺利通过外审或答辩的“硬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3)未写明实验设计类型→破解之道:须详细写明实验设计类型,包括写清因素数量(单因素、二因素或三因素等)、因素水平以及是组间设计、组内设计还是混合设计等信息。
(4)实验范式选择不当→破解之道:须根据研究主题选择恰当的实验范式。
(5)实验过程不规范→破解之道:须按标准的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此外,在研究报告过程中应对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对被试的指导语、分组情况、具体的实验操作,以及随机化、平衡抵消和其他实验控制特点)进行描述,以便详细地告知读者实验过程是如何操作的,让感兴趣的读者能够准确地重复你所做的实验。
4.自编问卷时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四个选项之间不具有同等的竞争力(有的选项形同虚设)→破解之道:尽量用李克特式问卷,若一定要用“四选一”式问卷,要细致考虑每题中四个题项的撰写。
(2)同一个问卷中有的问题的有三个备选题项,有的有四个备选题项,甚至有的有五个备选题项→破解之道:尽量用李克特式问卷。若一定要用选择题,尽量统一题项,即整个问卷中的题目的备选题项数量最好要一致。顺便指出,用李克特式问卷所获数据因是连续的,故可用复杂的统计方法加以分析;若用诸如“四选一”式问卷,因所获数据是非连续的,一般无法做更复杂的统计。
(3)问卷中的题目和题项表达不简洁、不准确→破解之道:自己多大声朗读几遍,也可请同学或好友帮忙检查,实在不行,请行家指导,以保证题目和题项表达简洁、准确。同时,须保证一个题项只包含概念中的一种意思。
5.运用理论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时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一些“意见”缺少直接证据→破解之道:若想把“意见”变成“观点”,须提供充足的证据,尤其是直接证据越充足越佳,退求其次,至少也要提供一定的间接证据。
(2)文中所引用古文不是出自善本→破解之道:文中所引用的古文全部都须出自善本。为此,通常情况下,优先考虑出自名家之手且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其次考虑出自名家之手且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籍。
(3)文中所引用外国人的言论不是出自善本→破解之道:文中所引用的外国人的言论,若是能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译本中找到,就一定要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译本进行比对;若是自己的翻译,一定要请高手进行审读。
(4)仅基于二手甚至三手资料进行分析→破解之道:须尽量做到以第一手文本为基础进行分析。
(5)看不懂古文或望文生义→破解之道:找一个权威的“今译版本”帮助自己理解古文的含义。
(6)看不懂英文或望文生义→破解之道:若是英文书籍,找一个权威的“英译汉版本”帮助自己理解英文的含义;若是英文论文或暂时无翻译本的英文原著,请一个英语水平高的人帮忙翻译一下。
6.研究方法部分的其他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将“文献分析法”作为论文的一个主要研究方法→破解之道:学位论文虽然都需做文献综述,但文献综述部分所用方法一般是理论分析法、比较法和文本分析法,而不是“文献分析法”。严格地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类型中没有所谓的“文献分析法”。
(2)将“经验总结法”作为论文的一个主要研究方法→破解之道:“经验总结法”属于前科学时代的研究方法,今天一般不能将之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3)检验A在B预测C的中介路径模型时未采用三步法→破解之道:若想检验A在B预测C的中介路径模型,须用三步法。
(五)呈现研究结果时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数据分析顺序错乱→破解之道:(1)数据分析的顺序要符合研究的逻辑,最好要与文献综述和讨论部分的表述思路相一致;(2)一般要先呈现文字描述,然后再呈现数据分析,行文不要以统计数据开始;(3)要先呈现描述统计,后给出推论统计;(4)先呈现行为数据,后呈现生理数据。
2.未用三线表→破解之道:须用三线表。三线表的组成要件通常包括表序、表题、项目栏、表体和表注,它往往只有顶线、栏目线和底线三条线,其中,顶线和底线用粗线,栏目线用细线;当然,若有必要,也可加辅线,不过,一般仍称三线表。
3.图表制作得不美观→破解之道:努力学好制作图表的相关软件(常用的如Microsoftexcel工作表),将图表制作得尽可能美观一些。
4.直接将统计软件中的结果贴到文中→破解之道:将统计软件中的统计结果做技术处理后贴至文。
5.表格中数据保留的小数点后面的位数不统一→破解之道:表格中同一列数据保留的小数点后面的位数须统一。温馨提醒:(1)被试人数只有整数,不可能有小数点;(2)平均数、标准差、百分数、“χ2值”、“t值”、“F值”、相关系数等一般保留至小数点后2位即可,如“97.58%”;(3)“p值”须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因为要看它是否0.。
6.表格中的题项是英文→破解之道:除使用约定俗成的统计符号外,其余的一定要用中文。
7.在“χ2值”、“t值”或“F值”与“p值”两列数据之间插入其它数据,如插入“df”值→破解之道:在“χ2值”、“t值”或“F值”与“p值”两列数据之间不要插入其它数据。
8.无表注→破解之道:表注并非必不可少,但在需要时要注意添加,以对表格中的内容进行注释、补充。多种表注之间的排列顺序是:一般注解(对表格的整体描述)、特殊注解(对某一特殊的列、行或个别项目进行说明)、概率注释(注明检验结果的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当文中第一次出现显著性指标时一定要作如下注释:“*p0.05,**p0.01,***p0.,下同)。
9.统计量指标符号未用斜体形式表达。如“t检验”中的“t”写成“T”;“p值”写成“P值”→破解之道:统计量指标符号须用斜体形式表达,如“t检验”中须写成“t”,“p值”须写成“p”;同时,统计符号和代替数字的字母要用斜体,如F(2,18)=10.04,p0.01;r=0.22,p0.05;y=ax+b等。
10.既呈现p值,又打“*”、“**”或“***”号→破解之道:二者只须呈现一种即可,无须画蛇添足。
11.做了显著性检验后虽呈现了“χ2检验”、“t检验”或“F检验”等的数值,却既不呈现p值,也不在“χ2检验”、“t检验”或“F检验”等数值后面打“*”、“**”或“***”号→破解之道:若做了显著性检验,在呈现“χ2检验”、“t检验”或“F检验”等的数值后,还必须呈现p值,或者在“χ2检验”、“t检验”或“F检验”等数值后面打“*”、“**”或“***”号,二者必有其一,否则,一律视作没有显著性差异。
12.做了“χ2检验”、“t检验”或“F检验”等检验后却不呈现任何结果→破解之道:若做了“χ2检验”、“t检验”或“F检验”等检验后,一定要呈现“χ2检验”、“t检验”或“F检验”等的数值,同时还要呈现p值,或者在“χ2检验”、“t检验”或“F检验”等的数值后面打“*”、“**”或“***”号,二者必有其一,否则,视作没有显著性差异。
13.在“p”下打“*”、“**”或“***”,却未呈现p值→破解之道:不能在“p”下打“*”、“**”或“***”,须呈现p值,或者在“χ2检验”、“t检验”或“F检验”等的数值后面打“*”、“**”或“***”号,二者必有其一,否则,视作没有显著性差异。
14.将“*”、“**”或“***”号打在p值上→破解之道:不能将“*”、“**”或“***”号打在p值上。若做的是“χ2检验”、“t检验”或“F检验”,当需要打“*”、“**”或“***”号时,须打在“χ2”值、“t”值或“F”值上;当用其他检验方法时,余此类推。
15.做了显著性检验并发现有显著性差异后未呈现d值→破解之道:有显著性差异后须呈现d值。例如,在t检验中,若t=2.78,p0.01,d=0.42,它在文中的样式便是(t=2.78,p0.01,d=0.42)。
16.用错了统计方法→破解之道:须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友情提醒:“用错统计方法”是导致一些毕业论文未能顺利通过外审或答辩的“硬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17.结果与假设不相关→破解之道:结果与假设须密切相关。
18.统计结果表格过多→破解之道:或者进行整合,或者将部分表格放入附录中。
(六)“讨论”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将“讨论”(标题)写成“研究讨论”→破解之道:标题只写“讨论”二字即可,不用在前面加“研究”二字。
2.将“讨论”写成“结果”的文字说明→破解之道:“讨论”要围绕是否验证假设进行,并要与同行所做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指出二者之间的同与异,并分析原因。同时,“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理论或逻辑分析。
3.将“讨论”写成随笔或空头议论→破解之道:“讨论”时须提供充足的证据,它的重要参考指标是:你在文中提供了多少直接证据?多少间接证据?这些证据的来源或出处是否可靠?你提供的证据能否足够支撑起你的见解?
4.未结合“结果”进行讨论→破解之道:须结合“结果”进行讨论。
5.当一篇论文中同时包含2个或2个以上研究,且这些研究之间是并列或层层递进关系时,未做综合讨论→破解之道:此时须做综合讨论。
(七)呈现“结论”时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将“结论”(标题)写成“研究结论”→破解之道:标题只写“结论”二字即可,不用在前面加“研究”二字。
2.“结论”表述得太啰嗦→破解之道:须用最简洁的句式呈现结论。
3.“结论”与“讨论”部分所获“结论”不一致→破解之道:二者须一致,换言之,在“讨论”部分讨论了几个问题,就会得出几个结论。
4.文中虽有“综合讨论”,却没有“总结论”→破解之道:若文中有“综合讨论”,就须有“总结论”。
5.对“结论”或“总结论”再作讨论→破解之道:既然已是论文的“结论”或“总结论”,就无须再作讨论;若觉得所获“结论”或“总结论”的讨论不充分,就要加强前文的相关讨论。
6.将“结论”/“总结论”与“中文摘要”写得几乎完全一样→破解之道:顾名思义,“结论”/“总结论”部分只用最简洁的语句陈述论文所获得的“结论”/“总结论”,而“中文摘要”除了要将论文的核心观点放进去外,一般还要概述论文的研究对象与所用研究方法;若是实证性论文,有时还要概述论文的“结果”,故二者并不完全一样。
7.“结论”/“总结论”的数量太多→破解之道:一般而言,一篇学位论文能够真正解决一个有创意的问题,获得1-3个有价值或有启发的结论就相当不错了。一篇论文通常不可能得到太多的“结论”或“总结论”,除非你将一些看似是结论的东西当成结论了,或者,你对结论的提炼不精致。
8.误将“结论”等同于“小结”→破解之道:“小结”是对前面某部分内容的阶段性总结,“结论”是对“结果”作分析与讨论后所获肯定性或否定性观点,故“结论”不同于“小结”。
五、参考文献中的常见问题与破解之道
1.参考文献格式不是APA格式→破解之道:按APA格式撰写参考文献。(注:美国心理学会(APA)的论文格式网站链接如下:中科医院曝光白癜风有治愈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