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浙江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前身是创建于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浙江财经学院,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下沙、文华、翠苑和长安4个校区,占地亩,总建筑面积98.5万平方米。现有16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3个研究院,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余人(其中独立学院学生近万人)。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6.8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亿元,建有69个专业实验室。图书藏量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80余个,中外文现刊近种,电子图书余万种,电子期刊近3.5万种,自建有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政府管制文献馆、浙商文库、浙财文库、专业经典阅读文库等6个特色库。

  学校拥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和统计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会计、金融、保险、税务、资产评估、公共管理、国际商务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2个省A类一流学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4个省B类一流学科,1个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设有45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1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6个省“十二五”优势专业、8个省“十三五”优势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9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部国家级教材、44部省级重点教材,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是全国首批31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

  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现有在校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正高级职称人,副高级职称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22人(其中包括重点资助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1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高校优秀教师10人,省高校教学名师5人,省教坛新秀7人,省师德先进个人7人。另聘有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把科研创新作为强校之路,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先后有4位教师的独著或合著成果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近年来,学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9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4项,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招标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2项、国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和其它省部级项目项,哲学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大力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推进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拥有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与住建部、杭州市、温州市、丽水市、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正泰集团等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战略合作,众多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级及以上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扩大学生修读双专业双学位和优秀学生、特长学生转专业的比例。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现与美国、英国、日本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国际交流,举办ACCA、CPACanada、U.S.CPA,以及中加会计学专业、中美市场营销专业、中英金融学专业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先后有7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全面实施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学生在各类学科、科技竞赛中共获国际级奖项21项、国家级奖项项、省级奖项余项,学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浙江财经大学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之校训,正在大力实施“党建领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文化荣校、校友名校”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财经大学。

 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简介

  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55号),由我校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审批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本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博士学位点。

  项目服务于国家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特殊需求,秉承“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理念,按照“多学科协同培养人才”的原则,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培养理论功底深、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较强创新能力,服务于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层次人才。

  项目由浙江财经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实现供需双方有机结合,协同培养。博士生导师队伍由原浙江财经大学校长王俊豪与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牵头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共同组成。人才培养具有坚实的学科支撑、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稳定的政校协同关系和良好的硬件条件。

  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是:(1)系统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立足于城市公用事业监管人才的特殊能力要求,通过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兼顾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撰写博士论文等手段切实提高学术能力,通过实际部门实习、挂职锻炼、海外研修等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现将我校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培养目标

  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服务于国家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人才的特殊需求,坚持“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理念,按照“多学科协同培养人才”的原则,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培养理论功底深、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城市公用事业高层次政府监管人才。

  二、学习年限

  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6年。

  三、招生人数

  我校年计划招生人数预计8名以上,具体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其中,部分计划面向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招生,部分计划面向应届硕士毕业生招生。

  四、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四)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五)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须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2篇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或已获得高级职称。

  五、报名方式

  (一)报名时间

  年12月1日至年2月28日。

  (二)报名方式

  1.年博士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系统,考生请登录以下网址进行在线报名:   2.网上报名后须在年3月1日前递交以下材料及交纳报名费:

  (1)《浙江财经大学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2)报名费元。报名费统一缴到以下账户。

  账户名:浙江财经大学,账号:,开户行:建行杭州文西支行。

  缴费时请务必注明本人姓名和用途,如“×××博士报名费”,并将缴费凭证复印件与其他报名材料一起递交至研招办。

  3.考生报名时必须严格按要求填写网上报名信息表,报名截止后时刻   4.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学校不承担责任。所有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时进行,若不符合报考条件将随时取消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

  六、入学考试

  (一)考试时间

  年5月12日—13日。

  (二)考试地点

  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浙江财经大学。

  (三)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已获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申请免试)、外国语、二门业务课,考试方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四)学历和学位证明查验

  考试时进行二代身份证与证书查验。所有考生来校参加考试时需查验学历和学位证明原件(已获硕士学位者,必须带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生必须带学生证;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需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和报考条件所要求的材料原件)。

 (五)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初试结束时进行(如有变化另行通知)。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能力测试。

  2.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及考生成绩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公布复试名单、复试办法。复试由博士研究生招生所在学院组织进行。

  3.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且为笔试。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4.考生在复试时,提供以下材料:①网上报名时打印的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②专家推荐信二份(网上下载);③本科课程学习成绩单;④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⑤学位学历认证报告;⑥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往届硕士毕业生);⑦医院的体格检查表(参照高考体检标准);⑧同等学力者提供报考条件(五)中的材料、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六)参考书目

  1.外国语、政治理论:均无指定参考书目。

  2.初试科目:经济学、管制经济学。

  (1)经济学指定参考书目:《微观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

  (2)管制经济学指定参考书目:《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王俊豪,商务印书馆,年版。

  3.加试科目:公共管理、产业经济学

  (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导论》,欧文E.休斯(OwenE.Hughes)著,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

  (2)产业经济学:王俊豪,高等教育出版社,年版。

  七、录取

  (一)录取类别分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

  (二)根据初试及复试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三)定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应在录取前签订培养协议书。

  (四)入学时须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收费及奖助政策

  (一)收费政策

  博士研究生学费为00元/年,按3年缴纳。学校向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开辟“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可通过“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

  (二)奖助政策

  1.学校助学津贴: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定向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可获得学校助学津贴。标准为00元/年·生,发放3年。

  2.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档案转入我校的全脱产学习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参评。详细政策请见   九、博士研究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由浙江财经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高水平教授和专家担任:

  浙江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俊豪、王建明、卢新波、李金昌、李永友、张雷宝、茅铭晨、金戈、钟晓敏、项后军、唐要家、郭剑鸣、鲍海君、戴魁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博士生导师:仇保兴、张悦、邵益生、秦虹、谭荣尧、陈宜明、王早生、章林伟。

  十、联系方式

     邮编:318

  招生-,;-(传真)

  电子邮箱:yjszs

zufe.edu.cn

  网址: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丹芪偏瘫胶囊零售价格得多少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ys/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