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m.39.net/pf/a_4580350.html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于年11月17日上午10时在北京大学正式举办。报告会旨在广泛宣传“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青春报国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积极营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届时,“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称号获得者代表将讲述他们在基层的青春奋斗故事。
宁波大学第22届、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全体成员集体观看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直播。第22届研支团全体成员在兴仁市第七中学开展本次活动,七位成员都结合自己感想依次进行了分享,并在观看后整理写下了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本次活动,全体成员表示将继续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定理想信念,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第22届研支团郑哲
在观看了11月17日早上的最美高校基层毕业生后,感触良多。引起共情的原因就是我和他们一样,都是在毕业之后选择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目前已经在服务地兴仁县工作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来自己也是成长了许多,也是渐渐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承担起的责任,作为一名志愿者应该承担起的责任。看到学长前辈们在台上分享经验,我越来越对于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选择支教,也许是选择了辛苦,更是选择了磨炼,在困难中锻炼自我,让自己的青春充满着意义。
第22届研支团张旖旎
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就是在基层,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在基层,最好的姿态是埋头苦干,最好的融入就是将心比心”,这是宗立冬同志在报告会上说的一句话,也是作为宁波大学研支团成员的我,这三个多月来,实践兴仁的深刻感触。“火热的辣味儿,豪迈的贵州人儿和乡土味儿十足的贵普”是我对兴仁的初印象,刚来兴仁的我,宛若初生牛犊般,激情十足,但随着时间进度条的推移,我的心慢慢静了下来,此刻我才渐渐懂得:扎根基层,就是练就百般武艺,只有甘为人梯,才能托举他人;只有踏实肯干,才能满载而归。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不忘初心,心有所信,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释放青春激情,闪耀青春光彩。
第22届研支团刘岩煜
习大大曾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终将走向社会,建设祖国。我们只有将在学校中掌握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基层实践中,从而总结出更多经验教训,才算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实现人生价值。我们青年应以这些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为标兵,时刻向他们看齐,学习他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我们在这时来到贵州进行支教,也是走进基层,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培养人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扶贫先扶智,只有在这一代的孩子心田种下中国梦的种子,才能在之后的土地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支教是短暂的,但是他们的未来,是长远的。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认为这件事不只是对我们个人有意义,更要对接受教育的孩子们,以及我们的国家有意义!
第22届研支团寿文彪
每一位基层优秀毕业生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分布在五湖四海的他们都在努力发光发热,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而如今在贵州兴仁支教的我同样也在为此奋斗,虽然只是短短一年的支教,但是我希望能为这边的孩子埋下一颗向往大世界的种子,能够踏踏实实学习,我知道自己没办法改变许多,但只要有一两个孩子因为我的努力从此改变他的人生轨迹,能凭借内心的向往而走出大山,我想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22届研支团李哲璇
看了今天的事迹分享会,我感慨万千,越来越多的的优秀青年毕业生们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选择奔赴到基层,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人民服务。这些优秀的青年们有的比我大几岁,有的与我同龄,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当代青年的担当,我感受到了青年该有的一腔热血,这些基层毕业生们的事迹给了我充足前进的动力,我会好好珍惜这一年的支教生活,点亮这里学生们心里的灯。
第22届研支团朱晓芳
今天我们观看了“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多位服务于基层组织的青年分享了他们的服务事迹。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都在毕业决定未来事业方向的时候,毅然决然地报考村官,扎根祖国偏远贫困地区,投身基层工作,也有人选择到贫困地区支教,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作为正在服务地工作的一名研支团成员,其他在基层工作的优秀青年的事迹分享,无疑令我感触颇深。在服务地的这将近三个月时间里,我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能够熟练地开展教学工作和组织其他活动,跟学校老师和学生们之间也越来越熟悉。学生的进步是令我欣慰的,我也有信心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用我的所学和经验,带给他们更多的知识与希望!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