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研究生毕业论文如何选题——首都师范大学郜舒竹教授莅临我校做专题讲座
为了更好指导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年6月3日,应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全国小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郜舒竹教授在实验楼八楼会议室作了题为“研究生毕业论文如何选题”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初等教育学院崔友兴副教授主持。
为指引研究生们在选题方向上有更好的思路,郜教授通过“重新认识教师与教学”主题的讲解来启发大家的思考。讲座中,郜教授围绕教学中的三要素“教师”、“学生”与“知识的制造者”的三角关系模型的讲解,现场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可以如何继续完善这个三角关系模型。同学们也集思广益,投入到热烈的讨论氛围中。一位同学谈到家庭元素在教学上的重要性,另一位同学谈到教学过程中的生与生、师与师之间即内部关系的重要性,还有一同学谈到环境元素在教学上的重要性,郜教授都对此作了高度的赞扬和细致的点评。为此,郜教授提醒同学们做研究要先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是属于“教师”、“学生”还是“知识制造者”领域,同时要明确研究论文的最主要的三个目的即:“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对社会有什么好处”以及“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要做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研究。
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包括3大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教育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包括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和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三大部分,因此,不管是做研究还是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每一位同学,都要以实现“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国家未来人才。郜教授通过讲解PISA对素养定义的启示,将核心素养包括的3大方面,6大素养以及18个基本要点内容归结为三大点即善事、善人与善学。为详细讲述这三大点,郜教授通过生活的实例强调善事需要“细致”、善事需要“细致”、善事需要“责任”、应该成为教学目标;善人等于心中有人、要凡事想他人、不愿妨碍他人、需自律;善学需做到学会与会学等。
郜教授以其满腹经纶的才华、意趣风生的话语吸引着同学们,整场讲座营造着轻松、有趣、富有学术韵味的气氛。本场讲座为同学们的研究论文厘清了方向和思路,获得了极大的启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