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大意,破伤风预防的这几点误区

在我国,由于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破伤风疾病发病率低,以及破伤风主、被动免疫分工于不同部门等多方面因素,常常导致患者、甚至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预防及诊治工作中充满误区。

目前我国在破伤风预防主要存在以下4大误区。

误区1:

创伤后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TI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的被动免疫

医院,当患者就诊时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擦伤,无论其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TAT或TIG进行被动免疫。其结果是一方面使有限的医疗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是增加了TAT(马血清)可能造成过敏反应等的医疗风险和不必要的医疗经历。只有未经过基础主动免疫且伤口污染严重者,才注射TAT或TIG行被动免疫。根据具体情况而采用的不同免疫方式,是我们临床预防工作中的重点,而受伤后不区分具体情况就行被动免疫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误区2:

TAT或TIG在外伤后24h之内才有效

多数医务人员会告之患者应该在外伤后24h内应用TAT或TIG,否则无效;甚至某些医疗单位对外伤超过24h的患者,拒绝再给予抗毒素预防。其实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为6~12d,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h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即使发病,症状也应该较轻。因此我们不能把24h作为一个教条的界限,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2周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误区3:

该应用被动免疫制剂时却不应用

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临床医生却很少考虑到其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其实,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于是肠道破裂所造成的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机会大大增加。若病史较长、污染重,术后可能发生切El的破伤风杆菌感染。因此,此类未行破伤风主动免疫并罹患该类损伤性疾病的患者,应该应用TAT或TIG。

误区4:

行TAT或TIG被动免疫后就不会患破伤风

TAT为直接抗体,能中和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的外毒素,对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及释放毒素均无任何影响。TAT半衰期为5~7d,最短10~14h,反复注射消失得更快,最多2~3d就失去作用。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7~8d,一般为1~2周,故在潜伏期内TAT已失去有效浓度。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TAT或TIG的应用,并不能给人体带来对破伤风杆菌的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存在,其实依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保持体内较高的破伤风外毒素抗体滴度水平,是对抗破伤风杆菌感染的最有效的措施。

来源:南昌疾控

:(点击文字查看)

小心肝——认识五种肝炎,科学进行防治

高发季,两大招让宝宝远离手足口

关于疫苗接种,这里面的错误你有没有犯过?只需三招,教你辨别水痘、手足口

知识点:听说疫苗中添加的这种东西很重要?

水痘高发季,打过疫苗也要防范

赞赏

长按







































如何治了白癜风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ys/3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