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黄达他的豁达是世俗之人难以想象的

年在人大校庆会场

黄达11岁

摄影/陈军琪

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新中国金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黄达,于18日晨去世,享年98岁。

黄达,年2月22日生于天津。曾入选“中国品牌人物强”,位列第73,他是中国金融学领域不能不提的一个名字。他的逝世,标志着中国金融学科一个时代的终结。

年,黄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年出任首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年11月至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致力于银行货币、金融学研究60年,黄达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教学研究上。即使在改革开放不久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等行政职务以后,也没有中断过教学。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一直把“不脱离教学第一线”作为自己必须遵守的准则。他在中国金融教育乃至财经教育领域所作的贡献令人仰止———新中国成立后每一次金融教材的编写,都有黄达的贡献。

走的那天,是他阴历生日,整整98岁

安秀:首先,对你父亲、我们的黄达老校长的去世,表示深痛的哀悼。

作为黄老的小儿子,能不能从家人的角度跟我们聊聊黄老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在其他人眼中,你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黃恒:谢谢、谢谢。说实话,我是学理工的,对父亲的金融专业不仅一窍不通,甚至不感兴趣。小时候只隐约觉得,父亲研究的金融大概就是银行和钱吧?大了以后,更是隔行如隔山,对父亲书房满面墙书架上的著作,早已司空见惯,至于交流几乎谈不上。

我爸走的那天是他阴历生日,整整98岁。老年痴呆症压根儿就没招惹上过他,他始终头脑清晰,思维缜密,说话有逻辑,做事有条理。这可能跟他这一辈子都在不断运用、开发大脑,坚持讲学、著书立说有直接关系。

他70岁开始学习用电脑写作,从此后所有文稿都是电子版的。住进养老院后的四五年时间,他每天都坚持坐在电脑前,继续文章编写和文稿整理,或跟养老院的朋友们一起吟诗背赋。年逾九旬的他,依然能一口气背下整篇的《阿房宫赋》《滕王阁序》。

父亲也一直使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jy/12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