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分别公布了两组数据。一组是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万人,在学研究生.4万人,毕业生64.0万人;另一组是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比去年增加18.9万,专升本规模争取增加32.2万人。据此计算,年研究生招生或将可能达到.6万人。
今年研究生扩招原因基于两点:一是近两年报考人数剧增,相比之下录取人数不足,报录竞争过于激烈;二是就业问题,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那么,扩招对20考研族有哪些实质性影响呢?
01扩招提高了考研族成功上岸的机率
目前,对于拿到初试成绩,正等待国家线出炉的考生来说,突如其来的扩招政策,无疑是一大喜讯。
扩招意味着总体报录比提高,在报考人数固定的情况下,今年会有更多考生因扩招上岸成功。如压线第一志愿复试线的考生,可能会因此进入复试。
扩招不但提高了一志愿上线率,同时也增大了调剂空间。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对于双一流名校,报考人数多,本身就不怎么接受外校调剂,比如中山大学和吉林大学,即使是本校学生,如果考研报考外校,在调剂时想调回自己学校也很难。当然,扩招会带来录取率的上升,流失到普通院校和B区的人会减少。
而对于普通院校和B区,本来就因报考人数相对较少,上线率不足(比如现在就有一些学校已经发布了调剂信息),加上今年扩招,缺额会更大,而名校录取率增加后,调剂市场整体竞争下降,其结果是调剂难度也会降低!
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竞争就更小了。当更多人进入复试,且满足调剂资格的人越来越多,调剂就会异常激烈,此外,扩招具有地区及专业类别的倾向,并非所有考生都受益。
对考生来说,扩招虽是好消息,但在最终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眼下要做的就是全力准备复试。
参加考研培训02扩招会降低国家线
招生计划增加,考研国家线会降低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考研国家线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各学科门类的考研国家线是不同的,各地区的考研国家线也是不尽相同,而且,考研国家线不仅有总分划线,还有单科划线,学硕和专硕的分数线也是不一样的!
其次,影响考研国家线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当年的考研报考人数变化:年考研报考人数再次出现大幅度增长,达到万,相比年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了50余万人,增幅超过17%,再创历史新高。一般来讲,参加考试的人数越多,竞争也会越激烈,分数线也会相应升高,但每个学科门类报考情况不同,分数线变化趋势也有所区别。
(2)试题难易程度:每年的考研试题难度都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研国家线,试题难越大,考研国家线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反之则增加。
(3)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是指具有统招资格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结合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源情况,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自主合理地安排生源计划。各高校考研招生人数越多,考研国家线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降低,反之则会增加。
因此,考研国家线会降低还是升高,具体要综合以上因素来考虑。在考研试题难度和报考人数确定的情况下,增加招生计划,则国家线就会下降。
第三,扩招对国家线待影响有多大呢?这要从考研大数据来分析。
1.近20年考研报录比剖析
国家线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试卷难度和报录比。
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上升,考研热度有增无减。从近21年的数据来看,除、、三年出现小幅度负增长后外,自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尤其是近两年,增长人数均超过50万。年首次突破万,达到万人,刷新了历史新高。
其实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算出,研究生录取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年前大部分年份增长人数都保持在五万人以内。从年开始,研究生报考人数一直呈高速增长的态势,从年到年五年间,研究生报考人数将近翻了一番,招生人数在今年扩招后也接近增长一倍。其中增幅最大的有四次,因为这些年份非同一般,发生了一些影响全局的重大事件:
(1)02-03年,扩招6w,增幅34%,发生了非典型肺炎;
(2)08-09年,扩招6w,增幅16%,发生了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
(3)16-17年,扩招13w,增幅22%,非全日制纳入了研究生正式考核范畴;
(4)19-20,扩招18.9万,增幅21%,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四次录取增长率均超过了报名增长率,考录比也比上年有所提高。年的考录比与相比略涨了0.1个百分点。因此,对应专业录取分数线会有所下降。
非典时期,研究生扩招34%,国家线下降15-50分不等,其中是工学类、哲学类、农学类下降最多。金融危机时期,研究生扩招16%,国家线普遍下降10-25分不等,其中工学类、经济学类、理学类下降最多。参考非典和金融危机扩招对国家线的影响,今年国家线下降的概率大,而且医学类、农学类、工学类降幅会比较大。
当然,今非昔比,同学们也不要盲目的乐观,与前不同的是,现在的考生已经不再是多万了
国家急需人才的专业分数线会下降
由于今年扩招有所侧重,研究生计划增量主要集中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扩招,跟今年的特殊情况密切相关,而人工智能专业扩招是因为目前行业人才缺口较大,所以这几个专业今年的国家线应该会有所下降,保守估计应该有5-10分的下调空间。
其他专业学硕变化不会太大
至于其他专业,学术学位上涨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也很难大幅下降,持平或小幅下降的可能性较高。这样的判断主要有几点理由:
一是今年报考人数多,报录比虽略有提高,但竞争仍然激烈;
二是今年考研高分人数较多。从考生晒出的成绩来看,高分考生确实不少,这与二战考研人数较多有一定的关系;
三是去年的分数线虽然全线上涨,但是除了少数热门专业外,大部分专业变化幅度并不大。从全国来考虑,在考研基数较大的情况下,大幅变化的可能性较低。今年应该也是如此。
四是扩招的研究生以专业硕士为主,所以对学硕的影响相对较小,学硕热门的专业,比如经济,管理等不排除仍有小幅上涨的可能,只是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应该在5分以内。
大部分专硕专业会有所下降
专业硕士的分数线将会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特别是文件中提到的几个专业。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扩招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相比较而言,这些地区的竞争压力变小。这些地区的双非高校,更是如此,在一志愿不饱和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扩招,大部分专业专硕的国家线必然要下降,5-10分的空间应该是有的。
2.各学科国家线预判
(1)近五年各学科国家线趋势分析(学术型)
从上面经济学类、理学类、管理学类、哲学类以及工学类历年分数线趋势图看出,国家线普遍存在偶数年分数线低,奇数年高的现象。再结合19年比18年考研分数线普遍提高了10-15分,涨幅已经较高,所以20考研国家线大概率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
以上医学类、历史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体育学类、文学类及艺术学类等七大类学科,变化趋势与考研人数变化相关性较高,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但是近三年连续上涨,导致总分数线已经较高,所以20考研国家线分数线与19年持平或略涨的概率较大。
农学历年分数线均未发生改变,今年大概率也会继续保持。
(2)各学科类型考研国家线预测
★学术型★
①与年相比持平或上涨学科:医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体育学文学
②与年相比持平或下降学科:工学哲学经济学理学管理学
③与年相比持平学科:农学
④与年相比上涨学科:艺术学
以上学术型国家线与年相比上涨学科不超过5分,下降学科在10分以内。
★专业型★
前面已有分析,这里不再叙述。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同学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