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研究生招生宣传
01
学院概况
学院历史
开设计算机通信本科学位
计算机工程系成立,设计算机通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本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增设软件工程专业
增设网络工程本科专业
计算机学院成立,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本科专业
负责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国际学院招生)
信息安全专业划归新成立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技术研究院合并成为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科专业
学院建立了完整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具有工学本科、工学硕士研究生、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工学博士研究生的全套教育培养体系,具有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师资队伍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余人。教授60余人,副教授90余人,博士生导师80余人,硕士生导师余人。
院士3人
国家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
教育部特聘教授3人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9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
新(跨)世纪人才12人
科研项目
学院具有很高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近年来承担了数百项国家计划项目、国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0余项。
科研条件
一流的科研基地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子政务云计算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信息网络工程中心
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物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学科水平
国际水准的学科水平
年,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邮计算机学科获评“A”。
在国际权威的大学专业评估机构美国U.S.NEWS公布的年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列全球第23位,成为中国计算机专业最强的十所大学之一。
年,北邮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
学生规模
在读研究生人数:博士人,硕士人
02
科研成果
03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术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涉及数学、物理学、通信、电子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控制等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及其相关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亦即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系统(即软件)、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本身的性质和问题;计算机技术则侧重于研制计算机和研究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软件工程专业(学术型)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等基础知识,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质量等知识域。
计算机技术(专业型)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是应用计算机工程原理、方法、技术,围绕信息的采集、传送、分析、处理、安全与管理等方面,面向各应用领域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制造、开发的工程技术领域。
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重点解决生产实际、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需求和问题,研究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如何与通信技术融合构造网络与计算系统,如何与其他领域交叉融合构造计算机应用系统。
软件工程(专业型)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是应用软件工程原理、方法、技术,围绕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质量等知识域,面向各应用领域进行软件系统设计、开发的工程技术领域。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重点解决生产实际、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需求和问题,研究如何扩展软件系统的功能,如何与通信技术融合,如何与其他领域交叉融合构造软件系统。
方向特色
学院的发展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和计算机通信复合型人才。
随着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及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与时俱进,学院在信息通信网络、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多媒体、嵌入式系统、通信软件、服务计算、区块链等研究方向形成了具有深厚网络背景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特色。
学术氛围浓郁健康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国际交流项目众多
学院积极开展研究生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承担了与美国阿灵顿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等多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学院及导师鼓励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进行短期访学、出国联合培养等项目,每年均有百人以上学生出国参加各种交流活动。
英国剑桥大学学生到访
北邮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学生赴英国剑桥大学
参加暑期学术项目
学生就业质量高
学院就业率均为%,毕业学生薪金丰厚,就业前景广阔,北邮研究生就业的风向标。
04
招生信息
招生规模
年起,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专业统一为电子信息
预计年计算机学院招生规模与年相当
招生团队
·现有研究生招生团队:计算机学科17个,软件工程学科6个。
·各招生团队宣讲安排如下。
·各招生团队导师组成,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微调,最终以当年公布的招生简章信息为准
·导师联系方式可见计算机学院主页—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招生信息
·导师详细介绍可见计算机学院主页—师资建设—教师一览,或教师个人主页:teacher.bupt.edu.cn
团队宣讲安排
05
寄语
院士寄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网络与交换技术实验室创始人
我国智能网领域奠基人、服务计算开创者
CCF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院长寄语
北邮计算机学院长期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深厚网络背景的计算机类优秀人才。从通信网、互联网到物联网,学院师生在建设世界一流计算机学科征途上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追逐计算梦想,践行网络强国,学院为您提供了成就自我的一流舞台!让我们相约北邮,共创未来!
马华东教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执行院长、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长江学者、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计划项目“物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教授寄语
作为一所具有工科渊源背景、行业特色鲜明的大学,北邮优势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研究方向覆盖面广,覆盖面广必然研究方向分的细,研究方向分的细自然深入。有志于长期在网络强国沃土深耕者,我在北邮等你。
孟洛明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06
联系方式
鲜明的专业特色、优秀的学生生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完整的学科体系、科学的管理模式、丰硕的科研成果、广泛的社会影响已经使计算机学院发展成为北京邮电大学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
欢迎报考
信息改变世界科技创造未来
欢迎报考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招生-,-
北邮研招办-
北邮研究生招生网(研招办主页)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