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学生和导师互相ldquo

作者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每年4月是研究生招生录取时段。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高校如愿招到优秀学子,考生如愿被录取,自然皆大欢喜;而一旦高校第一志愿招录不足,但名额有余,就只能转而招录调剂生,同时考生一旦不能被第一志愿录取,但分数达到了国家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到招收调剂生的高校寻求二次机会。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当下招生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双方都有“放(对方)鸽子”现象发生。

近年来,该现象不仅多次出现,且时有大规模发生,被高校“放鸽子”的考生怨声载道,认为前途被耽误;而被考生“放鸽子”的导师因为浪费了招生名额而啧有烦言,高校囿于制度,对此只能忍气吞声。

被高校“放鸽子”的调剂生

近几年来,中国的考研人数逐年递增。按照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今年考研人数已经达到了万,比去年增长36万人。

随之而来的是,考研调剂生人数在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不得不提高调剂门槛,导致考研调剂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我们知道,一旦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需要调剂考生的高校就会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bm/10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