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2020年向上向善海南好青年

                            

“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海南好青年”主题活动

经过候选人推荐环节

海南各地、各行各业共有

位好青年的推荐申请

经过严格的集中审核和筛选

最终确定了29名事迹突出者

而海南大学有两位入围者

周启昕、季京成

关于他们的故事

小海今天就带你来看看

周启昕

周启昕,海南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大学期间,他始终执着笃行、止于至善,坚韧不拔,综合成绩一直位列前茅,获得国家奖学金、海南大学特等奖学金和一等综合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海南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斩获年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第三届“互联网+”海南省金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目前,已被免试推荐为清华大学化学系直博生。

潜心学习、锐意创新

在专业学习上,周启昕用70%课程的满绩点和专业第一的排名证明了自己的努力和优秀。怀着对科学研究最本真的憧憬与向往,从进入大学的第二个学期就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之路。他经常虚心地向老师们和学长们请教,搞清楚科研方式与方法之后,便为自己设定下了奋斗的目标、并积极付绪行动。他对自己的要求极为苛刻,不知道有多少个日夜是在实验室度过的,遇到问题,他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正是他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创新成果逐渐崭露头角。

年3月起,在李嘉诚教授的指导下,他参与了基于海藻酸钠为载体的缓控释颗粒剂的合成与应用的课题,相关成果获得了年第三届“互联网+”海南省金奖及国家级铜奖,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校银奖、年第五届“互联网+”海南省银奖。年3月至今,在付云芝教授的指导下展开贵金属纳米材料、纳米陶瓷、光催化材料相关的研究工作,初步成果已经以第一作者于期刊ColloidsandSurfacesA(SCI收录,IF=3.)发表论文,十分可喜的是,这一科研成果获得了同行的认可,成为今后科研道路上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意义重大的里程碑。

在抓好专业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他还钻研了数学建模理论和知识,系统掌握了运用算法优化实验参数,先后两次获得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海南赛区一等奖、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并以共同作者在《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了相关成果。

追求先进、执着笃行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他没有丝毫的自满,而是不断追求,执着笃行。作为海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周启昕坚定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努力彰显党组织风采,积极组织发起了“助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党日活动。对成绩落后同学,周启昕主动进行针对性帮扶,给予一对一辅导;在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周启昕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在积极配合国家防疫工作的同时,阅读大量文献和新闻,通过互联网从化学和数学模型的角度对当前的疫情形势开展了科普工作,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帮助大家消除恐慌情绪。

回顾三年半的时光,周启昕始终以一种执着笃行、止于至善的态度面对着学习和生活,他总是不断向自己发出挑战,努力尝试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借着对于化学学科的热情、扎实的理论功底,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季京成

韶华易逝,光阴荏苒。在大学三年半的时间里,季京成学分绩点、综合绩点均位列专业第一名,获得国家奖学金,参加清华保研夏令营并取得结业证书,获得了西交、中科院深圳研究院、东南大学等多所名校录取offer。作为椰岛创客团队负责人(团队规模已达余人),他撰写EI论文两篇,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以及课外活动。在学生工作、志愿服务、科技创新以及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校级以上奖项90余项,其中包括省级以上奖项61项,国家级奖项22项。主持或参与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工程实践项目,累计申请了23项国家专利,其中1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项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核状态,自主研发项目“可调节式双齿辊椰子壳肉分离机”受到海南电视台、海口日报、腾讯新闻、南海网、陈皮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年12月16日,季京成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作为团支部书记,自疫情爆发以来,他积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sks/14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