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这个话题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谈“风”色变。介于大部分人对破伤风的了解并不多,特写此文让大家对破伤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至于日常生活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或悲剧,阅读全文约5~8分钟。
我10岁那年,右足底不小心被木板上的一颗钉子扎了一个约1cm深的小洞,当时只是感觉一阵剧痛,顺势抬脚便扒出来接着玩去了。傍晚回家,爸爸知道了这件事后,他让妈妈把我按住,然后用小刀把扎的伤口划开一个口子,折下几颗火柴头围了一个小圈,然后再点燃(如下图),那种痛至今尤在……当时正是因为害怕感染破伤风,才出此下策。那么破伤风究竟是个啥,为啥我们会这么害怕呢?请大家跟着我的思路一步一步的往下看。
一、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一种常与创伤相关的特异性感染,病菌叫破伤风梭菌。
二、什么是破伤风梭菌?
专性厌氧,革兰染色阳性;
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以芽孢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最为常见;
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能耐煮沸。
三、破伤风梭菌是如何致病的?
1.产生毒素:在缺氧环境中,破伤风梭菌的芽孢发育为增殖体,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外毒素,主要是痉挛毒素。
2.毒素特异性结合:菌体及外毒素,在局部并不引起明病理改变,伤口甚至无明显急性炎症或可能愈合。但痉挛毒素吸收至脊髓、脑干等处,与联络神经细胞的突触相结合,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运动神经元因失去中枢抑制而兴奋性增强,致使随意肌紧张与痉挛。破伤风毒素还可以阻断脊髓对交感神经的抑制,致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温升高、自汗等。四、破伤风有哪些临床症状呢?
通常有7天左右潜伏期,个别可在1-2日发病。
1.前驱症状: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
2.典型症状:在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并发阵发性强烈痉挛。最新受累的肌群是咬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隔肌。
苦面脸先张口困难、皱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
角弓反张当背、腹肌同时收缩,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躯干因而扭曲成弓,结合颈、四肢的屈膝、弯肘、半握拳姿态,形成"角弓反张"或"侧角弓反张"。
呼吸暂停隔肌受影响后,发作时面唇青紫,通气困难,可出现呼吸暂停。
3.并发症:
骨折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肋骨最常见;
尿潴留膀胱括约肌痉挛可以引起尿潴。
五、什么情况下有感染破伤风的可能及需要打破伤风抗毒素?
战场中伤口被破伤风污染率可达25%~80%,但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因此发病必须具有其他因素,“存在+无氧”是判断有无感染破伤风风险的重要因素。
1.伤口外口较小:这样的伤口极易制造无氧环境,一旦同时有破伤风梭菌污染,极易感染破伤风。典型的如刀、钉、木刺伤,不管干净、生锈与否。如果只是蹭破表皮而已,伤口不深,只要做好适当的清创,不必担心感染破伤风,也不用打破伤风抗毒素。
2.需要缝合的伤口:创伤性伤口本身就容易被破伤风梭菌污染,一旦缝合起来就会形成封闭无氧环境。另外,伤口里的血块容易让需氧菌繁殖消耗完内部的氧气,进一步为破伤风梭菌提供生长环境。
3.新生儿和产妇:主要指不洁条件下分娩,非正规的人工流产术后也有感染的风险。新生儿主要是经过脐带感染,产妇及流产主要是因为手术操作造成。
4.动物咬伤:如果伤口较深,就算是打过疫苗的家宠,也是有感染的风险。同理,被人咬伤也是一样的处理。打破伤风的同时还需要打狂犬疫苗。5.可能的他原因:如烧伤、中耳炎、压疮、拔牙及宫内放环等均有引起本病的可能,吸毒人员因使用不洁注射器而患破伤风者也偶有发生。
以上所述有感染破伤风风险的情况下,均需要打破伤风抗毒素,即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破伤风针那个。
六、破伤风怎么预防?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疾病。
1.伤口的处理:由于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其生长繁殖必须有缺氧的环境,因此,创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环境,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重要措施。
2.主动免疫:通过人工领域产生较稳定的免疫力是另一重要的预防措施。
主动免疫采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注射,使人体产生抗体以达到免疫的目的。在现行小儿计划免疫中通常实施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的免疫注射。注射时间:3月龄第一针、4月龄第二针、6月龄第三针。此三次为基础注射,以后每隔5~7年皮下注射类毒素0.5ml作为强化注射。
主动免疫者仅需肌内注射0.5ml类毒素,即可在3~7日内形成有效的免疫抗体,不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被动免疫
①破伤风抗毒素:受伤后尽早皮下注射~IU,注射后有效期10日左右。
②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目前最佳的被动免疫方式,一次注射后在人体可存留4~5周,免疫效能10倍于破伤风抗毒素。一般情况下,受伤后都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主要是考虑经济、安全、便捷等综合因素。
七、破伤风能否治疗?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但经过积极、综合的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
治疗原则如下:
清除毒素来源凡能找到伤口,伤口内留坏死组织、引流不畅者,应在抗毒血清治疗后充分的引流和清创。
抗毒素的应用目前推荐应用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目的是中和有游离的毒素,只在早期有效,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收效。
控制和解除痉挛病人入院后应住隔离病房,避免光、声等刺激,避免骚扰病人。根据病情可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以减少病人的痉挛和痛苦。如苯巴比妥、冬眠1号合剂的应用。
并发症的防治主要并发症在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还有骨折、咬伤舌。要加强护理,必要时专人看管。
抗生素的应用如青霉素、甲硝唑的合理应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