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第44期(总第期)通知
题目:
1.反常并不等于创新,但颠覆性创新则一定反常
2.信息物理耦合智能电网的多源信息融合与协同智能控制研究
3.海上风电发展组网模态与并网技术
主持人:电气工程学院张恒旭教授时间:年11月20日(星期五)下午2:30
地点:千佛山校区电力楼四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山东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开创了非自治系统运动稳定性的量化理论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定量算法,发现了多种新的动态行为并揭示其本质,设计了覆盖我国80%电网的停电预防体系(WARMAP),为中国电力安全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项。
岳东,南京邮电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教育部特聘教授,IEEEPES(中国区)智能电网与新技术委员会(筹)主席。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国际刊物IEEETII、IEEEIEM、IEEETSMCA、IEEETNNL(-)、JFI和IJSS客座主编、副主编,控制理论与应用和信息与控制刊物编委。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近20项。发表IEEE会刊论文多篇、SCI论文共余篇,Google引用多次,H指数65。发明专利余件。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化控制、智能电网优化协调控制、物联网与网络安全。
曾平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IETFellow,IEEE高级会员,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CEng),IECTCWG1召集人(-)。IECTCWG1和IECTC8JWG10专家成员,IEC国际标准贡献奖和第七届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先后承担及参与了国家级和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共10项,包括专项支持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三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EI论文7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可再生能源并网、电动汽车接入、电力系统可靠性、规模化储能应用,分布式电源、负荷侧响应、综合能源系统、电力市场。
主办: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承办:电气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素材
学术科创中心
排版
王永基
审核
王永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