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公益救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07223.html一、兰州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多大,水平多高?
1.导师队伍
兰州大学目前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其中,两院院士18人(含双聘),“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人才人,甘肃省教学名师33人,甘肃省领军人才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
2.学科建设水平
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特色鲜明,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年,在全国第三轮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有6个学科进入前10名,其中草学排名第一,有11个学科进入排名百分位前30%;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草学一级学科被评为A+,生态学被评为A;年3月,学校共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3.研究生培养成就
截至年3月,在校研究生总规模人,其中有博士研究生人、硕士
研究生人、非学历教育研究生人;累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人数人;共有8篇、18篇论文分别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62篇博士学位论文、篇硕士学位论文入选甘肃省优秀学位论文;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获得者30人;据不完全统计,13位研究生校友当选两院院士。
二、研究生培养经验有哪些?
1.以政治建设为基础,突出党建育人
以党建引领研究生培养,制定支部党建工作标准,引导全校研究生党支部对标对表开展工作。举办研究生党建骨干培训班,开展“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一支部一品牌”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研究生党员宿舍”挂牌活动,组织“微党课”大赛并将成果向全校推广。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引领作用,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社、学习兴趣小组、宣讲团,实施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点问题大讲堂”“国情时政大讲堂”“千万师生学习新思想同上一堂课”“校领导上思政课”等,引导广大研究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2.以整体联动为抓手,强化思政育人
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制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实施意见,明确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职责范围。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配备研究生辅导员,加强研究生班主任和思政助理队伍建设,建立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协同育人机制。加强“走进研究生生活、走进研究生学习、走进研究生心灵”行动内涵建设,探索“日常教育+主题教育”“线下教育+网络思政”新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研究生开展“榜样的力量”“出彩毕业生”“学在兰大”等先进典型宣传活动,面向新生开展“走好研途第一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面向毕业生开展主题纪念活动。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主题教育活动、“文明宿舍”评比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全面覆盖,实现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的网格化宣传教育矩阵。
3.以价值引领为支点,坚持文化育人
加强入学教育,融入校史校情、学术道德规范、时事政治等内容,引导研究生严于自律、奋发成才。注重仪式教育,以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为载体,激发学生爱校荣校、报国成才情怀。推动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开展“十佳导学团队”推选展示活动,营造教学相长、师生相宜、团队共建的导学文化氛围。开展“最美学位论文”致谢评选活动、“卓越研究生群像”展示活动,传承优良校风学风。举办“百年兰大·名家讲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报告累计余场。搭建“兰大研究生微沙龙”学术交流平台,通过线上牵线搭桥、线下深入交流模式和“服务小众、学科交叉、交流交融”的原则,调动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积极性。自年以来,已举办“微沙龙”活动余场,研究生参与2万余人次。
4.以培养目标为指引,夯实政策保障
建立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领导、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导和协调、各学位授权学科负责人具体负责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新体制机制。成立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分委员会,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招生考试方式,健全导师选聘、培训和管理制度,完善教学及课程质量保障和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健全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管理、专业实践管理制度,加强研究生教学改革和过程管理,建设优质示范性研究生课程,强化教学督导听课与指导制度,从严从实加强研究生培养教育。调整优化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规范完善研究生奖助、评优工作机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优秀研究生参加高质量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与各类研究生创新实践竞赛。组织开展寒暑假家访,对经济困难、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学业困难等研究生,深入了解成长需求,及时帮扶、指导,解决思想和现实问题。
(以上内容摘编自《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王战军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是具有研究性质的、聚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年度报告。报告坚持以“年度”和“质量”为核心主题词,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了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本报告对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了全面描述,认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本报告对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状态进行了数据分析;遴选出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十大事件;评选兰州大学为年度质量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为年度质量人物;全国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份有效问卷满意度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校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为82.7%,比年的总体满意度增加了9百分点;首次从卓越度、贡献度、支撑度和影响度4个维度评选出中国研究生院百强,上榜高校总计所;总结了国际媒体对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评价,呈现了美国、英国、印度、日本、瑞典等国家研究生教育最新动态;研究构建了国际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数模型,首次发布了15个国家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数;编录了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要事志,以及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重要文件。
本报告内容翔实,全面、客观、多角度地反映了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概况,为全面提高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参考资料和决策依据。为社会各界客观了解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第三方视角,为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持续提高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为国际同行了解中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料,是公众了解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从事研究生教育研究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往期回顾
世界研究生教育“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你的专业在研究生教育结构中处于什么位置?——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最全统计
中国破除论文“SCI至上”?美国限制STEM科学领域的中国研究生签证?国际媒体究竟如何评介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
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当头,研究生教育对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做出哪些重大贡献?
当当网购书链接京东网购书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