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文学院级研究生见面大会

云南大学文学院级研究生见面大会

年9月4日上午9:00,云南大学文学院级研究生见面大会在文渊楼顺利召开。本次见面大会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何丹娜老师主持,文学院院领导党委书记赵永忠老师、院长王卫东老师、副院长陈芳老师出席此次会议。同时,文艺学、美学教研室牛军老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赵倩老师、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保明所老师、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教研室董秀团、高健老师、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教研室刘炜老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张志平老师、外国文学教研室张震老师、以及院党政办主任,研究生秘书卢云燕老师、院团委书记黄瑞琪老师、级研究生辅导员李世怡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见面大会开始前,何丹娜副书记介绍了出席本次大会的学院领导和各位老师,并代表学院对新到来的级研究生新同学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和祝贺。她希望,新同学们可以在即将到来的三年里不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本次大会共有三项议程:王卫东院长介绍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各教研室主任介绍各教研室专业情况、院党政办主任卢云燕老师介绍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大会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王卫东院长介绍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

王院长引用萧纲在《诫当阳公大心书》中的名句:“立身先需谨慎,文章且须放荡。”重点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王院长指出,做人首先要正,其次要真。在谈到学术问题时,院长指出对待学术要有敬畏之心,不仅敬畏学术,也要对老师,对知识心存敬畏。院长表示,新同学们的到来正值云大百年校庆之际,百年虽然漫长,但正是因为有新同学这样的“异质”因素的加入,才使得云大的学术研究显得青春勃勃。

随后,大会议程进行第二项:各教研室主任介绍各教研室专业情况。

文艺学、美学教研室牛军老师介绍了云大文艺学、美学的学科历史和学术传承。他强调,文艺学、美学虽然偏重于理论,研究范围广泛,但除了理论以外,还应具有敏锐的文学的直觉和丰富的文学经验。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赵倩老师指出,学习语言学,要有超拔的心志和追求真理的自觉。她介绍,云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采取团队导师制,为同学们提供广泛而全面的博雅教育。她在介绍中,用“专职导师教你精,导师团队教你通,这就是精通。”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教学做出了形象的解释。

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保明所老师在介绍中提到,老师、师生之间应当肝胆相照。同时,他要求同学们不断进行阅读,尤其是参照学科史进行经典阅读。

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教研室高健老师在介绍中详细讲述了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教研室的师资情况和导师研究方向。同时介绍了相关研究所的情况和近期的工作任务。董秀团老师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讲述了云大民俗学以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发展情况,揭示了它们与中文系的紧密联系。在介绍的末尾,董秀团老师强调了相关的学习方法,即读书和田野调查相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教研室刘炜老师在介绍中指出,虽然我们搞古代文学,但我们是很活跃的。他系统的向同学们介绍了与其他学校的合作、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的情况,并旨在以此帮助同学们开拓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张志平老师介绍了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历史。他表示,文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前几代教师的辛勤耕耘,希望各位同学们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条件。

外国文学教研室张震老师指出,云大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历史上经历了数次的繁荣,外国文学的研究强调历史的考察与作品的研读相结合。

此后,大会进行第三项议程:院党政办主任卢云燕老师介绍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卢老师从入学、学习期间、毕业要求三方面着手进行讲解,系统讲述了入学阶段的身体、心理、档案、公共英语课程;学习期间的学习管理规定、选课、讲座、国际交流、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情况、中期考核、硕博连读、学术道德等问题,以及毕业要求中的学位论文要求、毕业期限规定的部分。为同学们的研究生生活做了全面的介绍。

在大会的最后,院党委副书记何丹娜老师表示,通过今天的大会,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云南大学文学院深厚的历史积淀中不断汲取营养,在各自的学科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愧文院人,云大人的称号。

经典语录

“科学研究需要异质因素,这些异质因素的到来激活了云大学术。”——王卫东

“文艺学、美学研究偏重理论,研究领域广泛。但除了理论,还需要有文学的直觉和经验。”——牛军

“专职导师教你精,导师团队教你通,这就是精通。”——赵倩

“老师、师生之间肝胆相照,求知求真。”——保明所

“有经费,田野调查就不愁了,坐飞机都行。”——高健

“中文系拥有着民俗学培养的最纯正的传统”“从历史角度说,民俗学是从中文学科里生长出来的。从现实来说,民俗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董秀团

“我们古代文学教研室,虽然是搞古代的,但是是很活跃的。”——刘炜

“现当代文学是个年轻的学科,老的学者。”——张志平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强调历史考察与作品研读相结合。”——张震

撰稿

院团委李京隆

拍照

院团委杨雪琪

排版

院团委杨雪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ys/8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