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
为做好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现将我校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如下:
学校简介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洛阳。学校地处伊水之滨,万安山下,东汉太学便发端于此。南望二程故里,传颂着程门立雪、鲁台望道的佳话;西望关林和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绽放着世界文化遗产的璀璨光芒。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年的河洛师范学校,历经河南省立河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为现名。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年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年获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资格。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赢得了“有活力、有品位、有温度、有颜值、有潜力”的“五有”高校美誉。年学校被列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校先进党委、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23个学院,2个公共教研部,73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余人。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2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精品课程3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精品课、在线开放课程32门、教学团队6个、教学名师6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1个、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3个;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3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21项。开创小学全科教师招生培养的“洛阳模式”,在全省推广;连续八年获得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三年来,学生在亚运会、全运会、全国大运会中共获得7枚金牌,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余项,省级奖励余项。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余人。教师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称号余人次。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学科引领”战略和应用科研攻坚工程。自年以来,连续入选ESI数据库排行榜,化学学科ESI排名持续保持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旅游管理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顺利通过验收。现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获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创新联盟、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功能导向多孔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旅游公共服务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0余个。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0项,其中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量连续五年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余项;出版著作多部,被《SCI》、《EI》收录论文余篇,获国家专利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34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浓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教学或管理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基础教育需求、有良好教师职业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招生计划全日制招生专业: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物理)、学前教育、学科教学(化学)、小学教育、学科教学(地理)。非全日制招生专业: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美术)、学科教学(体育)、学前教育。
招生人数:年我校总计划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人左右,其中全日制计划招生人左右,非全日制计划招生40人左右,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原则上考生所学专业与所报考教育硕士专业领域要一致。
6.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报名考生报名前必须认真学习《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报考点的各项公告,充分了解掌握相关政策。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1、网上报名(1)报名流程
凡符合报考条件者,请于规定时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