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上进的你可算是点进来了,
看来你对考研有点感兴趣呢,
我会在这篇文章里毫无保留地分享我的考研经验哒。
笔者我报考的是湖北省的一所高校,届非全日制的MPA专业,
我的成绩是:初试(笔试)分/分,复试(面试)86.7分/分,
总排名31名/名,不出什么岔子,这样的成绩算稳了,
今天闲着也是闲着,加上考虑到以后可能有人会问我备考经验,
于是我先把这经验贴出炉了吧,趁对考研过程还有记忆,
字数有点多,1万多字,没耐心的话,可以只看加粗的橙色部分。
我为什么要考研呢?
就是不想一事无成,虚度光阴(特别是钱还没挣到多少),
以后学历膨胀,用五年、十年的眼光来看,本科也确实好像不太够用,
加上现在未婚,也还有时间精力,复习起来省力点,
迟早都要考,晚考不如早考,
要干就干到底,一不做二不休,
于是我便踏上了考研之路。
另外,我的本科专业虽然是法学,
但因为现实原因,觉得读法硕要遭受的压力比较大,就退让了,
何况跨专业学习好像也挺有趣的嘛...
本身工作就是跟法律挂钩了,读研想换个口味试试。
(备考期间拍的,墙上贴了目标、易忘单词、基础公式,电脑内在讲模拟卷数学题)
什么是MPAMPA的中文全称是公共管理学,英文全称是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
学制为两三年,每年的学费普遍在2万到3万(超贵!),
一般是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内的人员报考,录取率在25%左右,
当然了,你端正心态,找对方法复习,有一战成硕的决心,那录取率应该能高达70%。
非全日制上课有两种形式,普遍是周六日集中授课,也有个别是在寒暑假集中授课的,
如何上课、在哪上课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
不一定都会在本校区就读,
我记得我报考的学校在湖北省、浙江省、广东省都有开设教学点,
平常上课会根据就近原则来安排,论文答辩之类重要的事才需要到本校区去。
基于现实因素的考虑(食宿交通之类的),都是教学点周边城市的学生才会去报考,所以大家真要报考非全日制MPA的话,其实院校的选择范围很小。
学硕跟专硕学术硕士(简称学硕)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专业硕士(简称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
换而言之,学硕是学术型人才,只有全日制,比较难考,以后还可以读博,
专硕是应用型人才,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分,相对简单一点,考的人也多,我在此文中提到的MPA专业就是专硕型MPA。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全日制的学费一般比较便宜,还可以拿奖学金,
非全日制的学费都比较贵,奖学金之类的补贴也多半没资格拿。
非全日制含金量低?
年9月,教育部已经下发了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政策,
也就是统一划线,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
一起报名、一起参加初试和复试,题目也是一样的,
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只不过是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
当然了,如果有人还非得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花钱买文凭,那我建议你微笑自嘲一番就过了,不必争辩的事,不如省省点力气。
对了,这里顺便普及一下,什么是五月同等学力考试,
可以免试入学,先缴费上课,然后再看你能不能每科60分通过考试,
如果你没有挂科,最终论文答辩还通过了,那你也能获得研究生身份,
只不是拿到的是单证,也就是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
这个含金量就相对没这么高。
复习时长
建议复习时间在三个月以内,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我是规划工作日每天2小时起,星期六日每天7小时起,
为了能更有仪式感,和量化学习时长,
在每次学习开始前,我都会打开“番茄TODO”APP,开始对应板块的学习,具体名称和计时方式可以自己设置。
报考条件
一、截止明年9月止(也就是上岸读书的时候),
本科毕业3年或3年以上,
专科毕业5年或5年以上。
二、有余钱、有时间,跟工作、家庭生活不冲突。初试内容
一天就能考完,上午考管理学联考,
下午考英语二(英语有分英语一和英语二,英语二是更简单的那种),
具体的考试内容,我做了个表格来归类,
里面也说了题型和分值,还有推荐时长,
建议抄在笔记上。
管理学联考
(分)
8:30-11:30
共3小时
初等数学
25题x3分=75分
问题求解:15题
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
逻辑
30题x2分=60分
论证有效性分析
字=30分(25min搞定)
论说文
字=35分(35min搞定)
英语二
(分)
14:00-17:00
共3小时
完型填空
20题x0.5分=10分(15min搞定)
阅读理解
四篇文章:20题x2分=40分(18minx4篇)
新题型:5题x2分=10分
多项对应
小标题对应
英译汉
15分(25min搞定)
写作
小作文:10分(20min搞定)
大作文:15分(30min搞定)
先说一下方法论的东西,有点虚,但不得不提。
一、端正学习心态,你备考主要就是为了得分。
一定要结果导向,不择手段地想办法得分,
应试就是这么功利的咯,不看你准备了多少,而看你如何把准备的东西全发挥出来,表现出来好就是好的,
别扯什么准备考试是为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升华人生观价值观之类的了,有点自欺欺人,
你认认真真复习考试,无非就是想这次一考而过对吧,别不好意思承认,坦诚点不丢人。
二、做题顺序非常重要,时间把握非常重要。
特别是做管理学联考,时间真的不够用,
必须要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模拟考中规划好自己什么时间段做到什么题目。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规划(每个板块都预留一部分时间来涂答题卡):
逻辑(9:30做完,其中9:00做到第41题左右)-写作(10:00写完论效文,10:00写完论说文)-数学(11:30做完)
有人怕写不完,先做写作题的,
也有人老老实实按照试卷的顺序,先做数学的,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各种选择都有其道理,
记住,一旦习惯了你的做题顺序,就别去改变了,特别是临考前…..
如果你一直都是按板块来复习,从来没有考虑过整体做题顺序的话,赶紧开始模拟考吧,
心态、取舍能力、应变能力,这些都是考试考察的部分,慢悠悠地刷题跟紧张地刷题差太远了。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