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任佳为蓝色国土保驾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王祝华实习生曲怡臻

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无人艇研究领域的一个又一个难关,先后完成无人艇、新型半潜艇、新能源无人艇等新装备技术攻关工作,并积极探索海上通道“安全之路”,为南海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他叫任佳,是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年度海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保卫我国蓝色国土的一名“战士”。

“用最笨的方法,做真正对的事”

海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但是,由于基础设施难以构建、气象海况难以捉摸、持续的能源补给难以保障等问题,限制了陆地形式的新技术向海洋直接移植。从事海洋科研工作的任佳长期以来以海洋无人智能装备为研究对象,开展海上通信、导航、控制关键技术攻关,设计研制颠覆性海洋智能装备,来服务于海洋信息的及时汇总和分析。

海上测试是检验海洋装备研发水平的唯一途径,但海洋装备实海测试风险极大且费用高。在研究起步阶段,因为经费紧张、场地不足,为了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的灵活性和测试人员安全性,执拗的任佳只能带着团队用“最笨的方法”开展研究。

“晚上校园人车稀少时,我们就模拟海浪涌动的幅度,用推车载着无人艇,一圈一圈地绕着停车场走,一走就是几个小时。”任佳说,由于当时国内无人艇技术才刚刚起步,几乎没有什么可借鉴参考的资料,团队只能一边研究、一边测试,一边摸索、一边改进。

年的某天,任佳团队研制的第一代无人艇进入实海测试阶段,当看到自主研制的无人艇在按规定航线跑了起来,团队所有人都无比高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无人艇在测试时突然不受控,在海中被风浪推着撞在礁石上,几十万元的装备转眼打了水漂。任佳笑称,此后团队疯狂到“什么项目都接”,就是为攒钱再造一艘无人艇,继续他们的梦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历经9年,任佳带领团队攻克了无人艇自主控制技术的一个又一个难关,先后研制了5型无人艇。围绕无人艇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他与团队此后开展新能源无人艇、半潜无人艇、无人艇与水下装备协同、新型潜标等新技术的研究工作。

目前,任佳的团队已建立“海洋场景+电子信息+国防特色应用”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国防领域研究成果向海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转化,研制形成了海上多智能体(无人艇、无人机、智能浮标等)遇险目标搜寻监测支撑平台等,在海南省搜救中心、海口海事局、清澜海事局、南海救助局湛江救助基地承担的多起海上应急救援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已挽救了30位群众生命,并挽回数百万财产损失。

“我们会继续加快脚步,继续深耕海南自贸港这片蓝色沃土。”任佳说,他将与团队继续共同努力,追逐科研梦想,实现彼此的“蓝海科技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ys/13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