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农村社会学
1.两种不同的意见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以下两类意见:
(1)主张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的观点,把农村社会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
(2)主张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某一社会现象的学者较多,彼此差别明显。
2.本书的意见(1)本书综合上述两类意见,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差序格局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等著作中深刻地论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本质特征,即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差序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得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这些联系就是社会关系。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富于伸缩,依着中心的势力远近、厚薄而定。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费孝通这里所说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是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集中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
(3)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农村中个人与社会联系的中介是群体。个人与他人的联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群体,群体与群体也发生着复杂的关系。农村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农村社会学应当把它作为农村社会的内核和研究对象。
3.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可以从三个方面概述:(1)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如农民、农业和农村(即“三农”)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研究,农民社会参与及政治民主进程研究,农村现代化与传统“农民终结”,城乡统筹,生态文明、县域经济社会研究等。
(2)农村社会变迁,如小城镇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研究,农村现代化研究,农村发展模式研究,边区开发研究,农民迁移/移民研究,农村综合改革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研究,农村生活方式研究等。
(3)农村社会问题,如农村教育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乡镇企业产权变革问题,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