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研新闻我院级硕士研究生积极

9月22日晚,我校级“新生第一课”在真诚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陈剑平以《读书为了什么?》为题,为全体级新生带来一场思想深刻、意义深远的“新生第一课”,讲座由副校长乐传永主持。

陈院士以“读书为了什么?”“眼睛在看什么?”“心里在想什么?”三问开篇,结合自身求学和工作经历,从读书的精神价值、读书的实用价值、读书的人生价值三方面感悟,启发新生如何读书,引发大家的思考。

陈院士结合自身求学、工作、科研经历而引发了三点读书感悟,勉励新生好好读书,启发新生如何读书,从而走向优秀、收获成功。最后,陈院士用“勤奋、认真、思考、报国”四个关键词结束了本次讲座。他勉励大家,要做一个高级的、有使命感的年轻人,以自省、自律、自觉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肩负起强盛国家的使命,在时代的浪潮中甬立潮头,在百舸争流中奋勇争先。

讲座采用线上与线下、主会场与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我院积极组织全体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通过会场、直播同步等方式聆听。

法苑学子的心声

今天晚上,陈剑平院士在真诚图书馆为我们进行“新生开学第一课”的演讲,主题是《读书是为了什么?》。从小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教会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风云变幻的今天,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青年人是国家的顶梁柱,我们读书是为了国家更好的发展壮大;于自己而言,读书可以提升内在修养,坚定信仰。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算不上课,我们平常还是需要学习的,有句话说:凡是成功者,都是读书家。就是说,要想成功,就必须多读书,不断的充实自己。——级公共管理硕士杨雨婷

今天学习了新生第一课“读书为了什么”受益匪浅,那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听完陈剑平教授的分享之后,我也有点个人的思考。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同时也是提升自己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径。读书使人越来越谦逊,眼界越来越高。很多东西,眼睛看不到,读书可以;脚步不能丈量,读书可以;身体无法抵达,读书也可以。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不读书,不知道路在何方;不行路,不明白书中涵义。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有经历了才会成为你的阅历,最终形成你的格局。正是这些无形的事物,让你能保持清澈的头脑看待自己的人生和这个世界。

——级公共管理硕士王根玲

正如陈院士所言,“信仰”的重要性在于,读书能使人做到自我驱动。在读书的精神价值方面,要树立理想信念,这是走向优秀、收获成功的根本动力。在读书的实用价值方面,读书是与时俱进,是走向优秀、收获成功的必然途径。在读书的人生价值方面,人格完整、品格高尚是走向优秀、收获成功的决定因素。在如何读书方面,认真、勤奋和坚持,是走向优秀、收获成功的内在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应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陈院士也着重强调了认真的态度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做一个高级的、有使命感的年轻人。陈院士的开学第一课,深刻地激励着在我们对自身专业以及读书本身进行思考,也为树立人生的理想、培养人生使命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级法律硕士林天宝

年是我的转折年,能够跨专业成为法律研究生,成为宁波大学的一员,是我的荣幸,也是我努力的结果。但是上半年的辉煌以及受到的赞美和羡慕之情已经悄然远去,我需要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其实并不乐观。回望二十年来路,我是一个想得美却做的少的人。过去的四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想未来的自己要做什么,却少有付诸于行动。等到我真的反应过来的时候,时间,真的从我手中溜走了。陈剑平院士说“金钱,可以挥霍。食物,吃不下只能浪费了。但是钱可以再赚,食物可以再种。与它们相比,时间,请不要再浪费它了。”现在的我恨不得把一天延长到72小时,最好有三头六臂,能够同时吸收好多的知识。但是,现实应该被接受,认清后要内观,不要急躁、不要自责,脚踏实地,接受得失的转变,我想要的未来就在眼前。

——级法律硕士梁蔚程

END

版面设计/丁家超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ys/10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