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复习大全

长按   一、谚语

1、爱国: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一寸国土,一寸金。③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

2、立志:①有志者事竟成。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3、学习: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②活到老,学到老。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4、惜时: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②光阴似箭,日月如梭。③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5、气象: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万里。②朝虹雨,夕虹晴。③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6、农业:①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③水是命,肥是劲。

7、意志: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8、诚信:①人要实心,火要空心。②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9、节俭:①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②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10、理想追求:①一个人没有理想,等于鸟没有翅膀。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待人宽容:①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②宰相肚里能撑船。

12、友情: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3、团结互助:①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②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

14、谦虚:①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②满招损,谦受益。

15、勤劳:①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自己永久的伴侣。②成功是辛勤劳动的报酬。

16、工作方法 工作态度 工作精神的: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功夫不负有心人.

  二、名言

1.惜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钱鹤滩《明日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2.人生哲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3.爱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代李百药《北齐书·》

4.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5.鲁迅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奉献)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时间)

6.诚信:民无信不立。——《论语》轻诺必寡信。——《老子》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7.待人真诚: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

8.励志: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9.劝学: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韩愈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10.交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论语》

11.赞美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母苦儿未见,儿行母担忧。——《劝孝歌》

12.孝顺:孝在于实质,不在于饰貌。——桓宽

13.勤学: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14.勇于进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15.读书的好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韩愈

16.劝人不灰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7.思乡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18.谦虚:满招损,谦受益。——孔子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孔子》

19.意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20.宽容:宰相肚里能撑船。——白居易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雨果)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1.理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没有理想的青春就是没有太阳的早晨。——别林斯基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塞

23.读书方法:读书有三道,谓心到、口到、眼到。——朱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温故而知新。——孔子

  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冰心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24.感恩: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三、对联

  春联: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家和万事兴

  校园:培育名花香天下造就栋梁建中华人才辈出

  图书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

  爱国: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精忠报国

  四、新历的节日表:

  元旦(1.1)妇女节(3.8)植树节(3.12)清明节(4.5)青年节(5.4)儿童节(6.1)党的生日(7.1)建军节(8.1)教师节(9.10)国庆节(10.1)

4、小学生积累古诗名句归类

劝学类:⒈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惜时类: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送别类: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⒋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四季类:春天:⒈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⒊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雨》夏天: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⒈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⒉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⒊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冬天: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爱国类:

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过零丁洋》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友情类: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思乡类: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节日类: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心情类:悲伤:⒈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高兴:⒈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忧愁: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五、做小学语文阅读题的技巧

(一)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方法:用心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点齐全(分值)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

3、记叙顺序的作用

一、顺序

通过事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和按照认识的发展来叙述

二、倒叙

内容集中,对比鲜明,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三、插叙

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充实、周密,中心鲜明。回答句式: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缘由,为后文作铺垫。

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可算做第三人称)、第三人称(他、她)。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全方位地表现主题。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

5、记叙线索:以物件为线索(题目)、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鲜明)、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

作用:

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C: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

7、开头作用:

A: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倒叙)

B: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景物描写)

8、结尾作用:

A:(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B:含蓄隽永,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C:照应开头(首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9、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的概括(任务评价):

摘文中词语;看具体描写;看所写事件;从不同角度全面概括。

10、概括事件:人(主人公)+事(起因+经过+结果)

总结中心: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物、景),揭示了……的道理,歌颂(鞭挞)了……的品质(现象),表现了我……之情。

11、心情或心理:因……(语境概括)而……(心情概括)的心情或心理。

12、详略作用:详写……,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3、修辞句或描写句有什么作用:(赏析题多见,注意选择赏析的句子)

比喻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拟人句:把……拟人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的特点。

排比句:增强气势,使语言酣畅淋漓,使感情更加强烈。

对偶句:是语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铿锵悦耳。

描写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哲理句: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升华感情,揭示了……的哲理,给人启迪或教育。

14、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照应,铺垫,象征,欲扬先抑,借物抒情,以小见大。

对比:通过……与……什么对比,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

衬托:用……衬托……,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

照应:相似性照应;对比性照应;因果性照应。

15、语言风格:

有的生动形象,优美清新;有的朴实真挚,通俗易懂;有的幽默诙谐,富有趣味;有的语言犀利,讽刺性强;有的深邃含蓄,哲理性强;有的大气磅礴气势如虹。

16、环境描写作用:

A:渲染气氛:衬托……的心情。

B: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C:衬托人物……的性格,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D:暗示人物命运走向或推动情节发展。

E: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F: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和场景。环境描写的作用

G: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17、重点词语的品析:

A:①词的含义:具体分析该词的意思,判断用修辞否,若用,按赏析题回答。②没用修辞,一般揣测这个词的施事者性格、原因、感情……等。

B:某词是否换成另外一词,:一般不能换,要结合语境分析原因词的表达效果如何好,而换后不能达到这一效果。

C:前后两词是否矛盾:一般不矛盾,两个词语从不同角度而言针对不同内容。

18、重点词的深刻含义:

A:抓关键词,解释词的含义,若是比喻句,写出本体。

B:把关键词替换成理解的含义,再重新连句组成完整句意。(相当于用自己的话替换原文话;还要结合语境联系中心)

19:补充类试题:

A:补充过渡性语句(倒叙与顺叙的交接处;场景转换处等)

B:补充开头或结尾(注意首尾照应和点题;注意考虑首尾作用;注意中心需要)

C:补充人物话语(称呼、礼貌语;结合语境要说的内容)

D:补充描写(动作神态心理等)(注意要符合语境,注意人称使用和叙述的立场)

E:题目(结尾处重点词:线索)(一般联系中心)

20、原因类题型

要注意结合语境(上下文)搜索或概括(一般联系中心)。

21、写作特点:

A:写作方法。

B:构思技巧。

C:语言特点。

D:描写人物方法。

E:结构。

-END-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和相关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ys/10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