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城市飞速发展、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成为主要趋势。紧张的土地资源、严峻的能源威胁,促使我们重新看待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关联,探讨建筑和景观之间可持续的并行发展策略。
长期以来,建筑与景观的孤立使得在进行更人性化、更绿色的设计时产生越来越多的矛盾。“景观与建筑之间”促使我们思考,如今设计领域的多学科交叉共荣已成必然趋势。设计师应勇于打破建筑学与景观学之间长期的对立状态,跨越建筑与景观的界限,共同寻求一种全新的综合设计方法,让其成为连接景观、建筑、规划等各相关学科之间的桥梁,打破专业间的界限,进而使景观设计和各相关学科之间相互融合,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等的和谐交融,创造人类需求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新需求。
时间
年11月29日(周日)
(上午9:00–11:45,下午13:00–15:40)
地点
北京林业大学学研大厦A座13层垂花门大厅
参与院校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等
议程
上半场
下半场
演讲嘉宾
李宾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方向《上海传统园林小气候营造模式研究》
介绍传统园林与小气候相关文献与理论研究,以豫园小气候要素数据分析为基础,描述传统气候智慧的运行机制,并总结各造园要素小气候营造模式及理想庭院小气候模式。
郑慧铭中央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和文化《诗意景观与传统民居的相互融合——以闽南传统民居与乡村景观为例》
以闽南传统民居和乡村景观为例,分析诗意景观与传统民居相互融合,探讨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阐述对景观、建筑与人文思想融合为一的理解。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建筑活动和营造诗意景观具有重要启发性。
刘京一北京林业大学研究方向:城乡生态网络《被忽略的复杂性——从后现代主义到景观与建筑的融合》
如今,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域主义、生态建筑到看似不知所谓的非线性、集群智能、自适应系统等设计理念,都证明了建筑在实现复杂性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而从这些理论和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往往具有景观的特征。同时,景观师也越来越多地开始用自己的方法设计建筑和城市。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上述后现代主义提出却没能解决的问题,正在被景观与建筑相融合的这一趋势所解决?
甘振坤北京建筑大学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没有设计师的景观——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非正统都市面貌》
演讲以建筑制图的视角分析城市现象,以客观的态度看待社会问题,分别从城市轴侧、城市平面、城市立面、城市剖面、城市交通五个方面构建出一个陌生而又鲜活的城市图景。强调我们应当俯下身来,看清现象背后的时代特征,它不由具体的设计师或者官员所控制,却又是每个人社会活动的产物。没有批判,没有讽刺,这里的都市面貌,可以根据不同人的知识构建产生不同深度的意义,唤起职业设计师的反思。
史书菡北京大学研究方向:水利遗产《流动人口的城市化——以深圳大浪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为例》
深圳,之所以能成为一座现代化都市,归功于深圳地区上千万的流动人口。这些大部分从农村进城的务工人员,并未完成他们个人的城市化。城市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如何考虑这一人群的生活空间,对国内的许多大城市,尤其对深圳这一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倒挂的城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人通过考察外出务工人群在深圳市大浪地区的职业、居住空间以及休闲活动三方面选择的差异,研究不同地域背景的外来人群在城市边缘地区以及亟待转型的城市空间中的生存状态,思考城市规划者、景观设计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什么样的设计才是真正的人性化。
朱强北京林业大学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台榭参差金碧里,烟霞舒卷图画中”——浅析清代皇家园林中建筑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中国传统园林堪称由山水、花木和建筑等元素共同组成的综合艺术品,清代皇家园林正处于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历史中集大成的终结阶段,它积淀了过去的深厚传统,彰显出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建筑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功能的多样性、造形的多样性和空间的多样性,不光具有单体美,更是注重将其与自然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较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本演讲试图通过对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解读出古人在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所体现出的智慧,并提出对当今实践的重要借鉴意义。
黄越
清华大学研究方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生态修复《北京城市公园鸟类生境规划与营造方法研究》
在生境系统尺度,研究如何利用鸟类景观导览规划将自然游赏融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以青年湖公园为例进行斑块尺度鸟类生境营造实践。维护非人类活动干扰区域、维持完整水生态系统、维持植被野化区域、禁止使用杀虫剂等是提升城市公园鸟类生境质量的有效措施。整合多学科资源的景观规划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护的有效途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和管理需纳入多样丰富的蓬勃生命,深入到四维生命空间营造,更益于城市人的精神复健。
李源中国农业大学研究方向:园林设计与环境艺术《腰果计划——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几内亚比绍南部村落弃耕地修复及发展策略》
本次演讲内容以世界极端贫穷国家——几内亚比绍为例,通过从概念上提出“种植腰果以修复弃耕地”的理念来尝试在当地居民、黑猩猩与森林三者之间构建一种新的共存关系,从而利用生产性景观来营建和维护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段佳佳北方工业大学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小气候《街区空间小气候测量与研究》
介绍园林小气候测量方式、仪器、之前做过的临街空间测量初步成果;热舒适度相关内容;小气候评价方法及在风景园林领域运用的意义研究。
李婉仪北京林业大学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景观智“汇”——动态可持续蓝绿基础设施营建》
演讲通过介绍中国历史上的景观智慧及现代设计的景观生态智慧,并以IFLA竞赛获奖作品为例探讨如何构建动态可持续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主办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承办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生会
协办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规划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研究生会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