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要不要去上

#时间不会等你#

#听你的问题,说我的故事#

听你的问题:

问题:在职研究生要不要去上?

D

我今年29岁,单身,自今年9月开始,有机会去北京参加在职研究生研修班,通过考试拿到研究生同等学历,但是必须周六周日上课导致只能停薪留职或者请长假常驻北京,报考在职研究生目标是希望在青春即将结束的时候更换一个更好的平台,有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收入,但是社会很现实,一个30出头的在职研究生只有工作经验没有背景和人脉,在北上广几乎没有任何的竞争力,我的问题是:一个含金量没那么高的在职研究生学历究竟值不值得花费两年时间。

听大家的故事

听J讲Ta的故事

我在比他年纪小点儿的时候(27岁)在另一个城市(北上广深)上在职研究生班,每周五晚坐车去,周日晚坐车回。两年上课及研究生英语统考,一年毕业论文及答辩,共花三年。这三年也同时上班。可想而知是很辛苦的了。

要说有用与无用,其实这个学历对我求职无大用。我是因为很喜欢这一科,想深造,这才读的。之后就去了北上广深,也顺势转了行,一直到现在,已经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人士了。学历没什么真正的用处,但它是个契机,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阅读面不一样,思维广度不一样,人脉不一样,理想不一样,就什么都改变了。

做一个选择,基本是“想着最好的结果,做最坏的准备”。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这个课程会指向我未来想从事的工作吗?

二、我能承受代价吗?——停薪留职或长驻北京的话,经济上有问题吗?有可能找到周一至周五的,在北京的,与未来工作稍为相关的,较清闲的工作吗?能忍受吃住简陋,并可能长期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这个过程吗?经济、身体、心理都要准备好。

如果是我,会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很不喜欢现在这个工作了,如果是,也承受得起代价,那就去读一读,反正读也会到30岁,不读也会到30岁。如果只是为了个证书,那就算了……还不如直接去北上广深再找份低点职位的工作,看看自己是不是喜欢未来的行业再做决定了。

听美啊妙讲TA的故事

我26岁时,一直没有稳定工作。面对家里卖房供我出国(英国)读研(考虑时间短,总费用不高)和自己边工作边读在职研究生的选项,我选择了后者,专业与本科相关,有延续性。在职研究生隔周上周六周日全天,一共上了两年,从26岁到28岁,我拿到了研究生班结业证书。28岁换到了现在的公司工作,每年都在学习和考试,考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或者以后职业定位方向相关的考试,中级职称,专业资格等等。期间经历了父亲去世,母亲重病。我只能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来自经济的,家庭的,工作上的(比如经常出差),让你措手不及,也就是说,留给你安安静静地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心境也是如此。

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现在所在公司工作了7年以后,凭借公司需要的相关资质(有的是公司唯一资质)以及行业经验,专业能力,获奖证书等等,通过公开竞聘,我升任部门副职,今年,我34岁。

26岁时我的希望是有一份月薪五千上五险一金的工作,28岁拿到结业证书时我希望能给只剩下妈妈的家以稳定的经济支撑(妈妈今年的退休工资每月是3千元),30岁时我收入稳定希望在公司内部调整到我希望的部门与职位,33岁妈妈重病,3个月花掉了我上一年的收入总和,34岁我换到了我希望的部门获得了希望的职位,有了独立办公室。

可以说,我当初决定学习在职研究生时,只是为了充实自己,只是为了不够硬气的本科证书,也许,也是为了证明给那个出国镀金读研离我而去的男友看看,国内在职读研,一样可以达到的高度。众生皆苦,有些生命的流逝你无法掌控,但学习的能力及维度,可以是你一直持有的绩优股。

听琪琪讲Ta的故事

不知道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必须要停薪留职或者常驻北京,也许可以奔波一点周末去北京上课呀。既然是在职研究生,我还是觉得不要太多影响工作的好。或者不如破釜沉舟去读一个含金量高的全职研究生。

话说回来,30出头的求职者,HR看重的应该不是在职研究生的一纸证书,更多的或许是个人素质和工作经历吧。相对来说,我反而觉得北上广比小一点的城市有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而关于人脉,既然已经没有,那就用自己的行动去建立吧。

原谅我一不小心冲动的说了这么多,也许我的经历真的不够丰富,我却总觉得努力会换来好的结果。4年前我开始工作,平淡如水,两年前我考了在职研究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上课、学习,觉得也不过如此。现在马上就要毕业了,也就这么顺利读下来了。周末的课程让我认识了更多的同学,虽然我不确定是不是把这些人转化成了有效的人脉,但事实是我见到了更广阔的天空,了解到更多的不同性格。

重要的是,这两年之间我换到了更喜欢的工作,也许是这种保持学习的状态,让我觉得自己更好更自信更愿意尝试了。未必学到了多少知识,但也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

封面图byHartleyMiller

下一期的问题

T

我以前的老板曾告诉我一句话“不同的活儿就像一个个球,不能都接,最好每接一个球之前都要清楚自己能不能做好,如果每个球都接,又做不好,最后球都掉地下碎了。”

但是我属于跨领域找到的这个新工作,新公司文化很错综(国企、外企、民企都有点儿,国企味儿最重),我想多做些工作,多接点儿活,好能尽快熟悉各部门流程怎么运作,以及自己哪儿不行,哪要提高。我甚至主动要了些活儿去做。可能确实是不熟领导要的风格,所以做出的东西领导觉得太差,打算转让别人做了。虽然在做的过程中,我已经尽量让领导感受我的努力和勤奋,但我还是很想知道,以后我还要不要主动接自己没做过的“球”,还是仅局限于接自己目测能力范围内的“球“?如果是前者,万一球碎了,作为一个新人会不会以后没法儿翻身?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自己又怎么获得成长和突破呢,只能是一个熟练工种……

问题:工作中要不要主动接自己没做过的“球”,还是仅局限于接自己目测能力范围内的“球”?

如果你曾经也有同样的问题,请讲自己的故事来回应TA,说说你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我们会把你们的故事发出来。故事请限制在字以内,请发邮件至wechangers

gmai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jy/9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