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我国自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到年,我国已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截止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双证)招生24.6万人,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单证)招生61.9万人(年开始已停招,并入双证统考),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目前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有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可以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由于在年以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规模较小,而且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岗位培养学术型人才,因此,当时的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的要求。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通了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教育的渠道,实施非全日制培养,大大满足了社会在职人员学习提高的愿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分化愈来愈细,职业种类愈来愈多,技术含量愈来愈高,社会在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与此同时,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更大量的是走向社会实际领域。因此,专业学位教育不仅仅要满足现有在职人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吸引优秀生源,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实施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为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均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并于年教育部新增了工程管理(MEM)等一批专硕专业。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将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到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而从专业学位招生和培养模式上,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两种格局:一是吸引包括应届毕业生在内的考生,参加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面向广大在职人员,同样参加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实现在职人员在职深造、终身学习的目的和愿望。这两类考生可以自由根据专业的开设情况选择全日制攻读或者在职攻读。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将是国家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的发展重点。目前,随着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在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职场竞争,选择在工作之余读研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其中因为管理类专业因为其考试内容相对较易,并且其培养目标也非常适合在职人群的需求,所以已经成为报考的热点。
附管理类各专业的培养定位
1MBA(工商管理硕士)
培养能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相关经济理论,在企业发展中具有战略眼光的、有较广博的知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未来的商界精英。
适合人群:各种盈利性组织从业人员,如公司企业中的中高层及有潜力的员工,自主创业的人员等。*年开始,EMBA并入,成为MBA中的一个分支方向,企业中管理层级比较高的同学可以选择EMBA.2MPA(公共管理硕士)
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成为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
适合人群:非营利性的公共组织,政府行政编制,事业单位等。(公务员,医院,学校)
3MEM(工程管理硕士)
培养在适应现代复杂工程的管理者;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管理者;重要复杂的新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者;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管理者。
适合人群:各种技术背景以及各种项目管理背景的管理人员,(建筑/房地产/通讯光电/物流/采购与供应链/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
*MEM年刚进行一次改革,改革后,MEM由一个独立的专业变成了四个专业的合称,这四个专业分别为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代码,承接改革前的MEM定位),项目管理硕士(专业代码),工业工程与管理硕士(专业代码),物流工程与管理硕士(专业代码)。
4MPAcc(会计硕士)
注重培养拥有会计理论并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职业型会计和创业型会计人才。
MPAcc适合人群:从事专业会计并计划长久在会计相关岗位工作的人员。
5MTA(旅游管理硕士)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适合人群:旅游行业,酒店业,会展及相关大型休闲娱乐项目的员工(如长隆,万达文旅等背景)。
6MAud(审计硕士)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学基本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审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门人才。
适合人群:审计专业岗位人员。
7MLIS(图书情报硕士)
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图书情报专门人才。
适合人群:图书馆,情报分析等专业岗位人员。
在职人群大多报考专业硕士比较多,在工作中直接可以学以致用。各位考友赶紧行动吧!
相关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