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叫“毕业焦虑症“;
有一种爱,叫”儿女毕业焦虑症“。
是的,除了父母,不会再有我们以外的谁,会把我们的前途真正挂在心上,在内心为我们画好了一套、或者多套美好生活的蓝图、比我们更希望我们幸福。
然而,一旦父母心中的蓝图与我们对未来的规划出现差异,矛盾就产生了——
是啊,考研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考了,不一定能考上;
考上,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找到工作,不一定能嫁个好人家/娶个好媳妇;
……
所以,不如考个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编制,
听话,毕竟我们爱你。
是的,我知道你们爱我,正如我爱你们。
但是爸妈,我希望像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一样,去决定自己的人生。
我选择,我承担。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我的未来,
但是这件事情,我是深思熟虑过的。
我知道这条路意味着什么,
你们知道,我并不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
要能舒舒服服的,谁愿意去念书?
但是,我权衡过,
研究生平均起薪,学长们说这个专业就业很不错,
身边的同学素质更高,也许,我可以遇到一个更好的人。
我知道考研有风险,但是,其实也不过就是6个月的时间,
你们了解我,不念书、这六个月我也就是看剧刷淘宝,
提升一下自己,找工作总也能有点优势。
你们看,现在房价这么高、人工智能这么发达,
谁知道未来什么工作会真的好,
虽然毕业我可能已经26岁,但是我们这一代得干到65才退休,
不多学点东西,我真的害怕自己以后会被社会淘汰。
至于公务员,研究生毕业考公务员能直接比本科高一级,
你想想,咱也不是什么能力很强的人,升一级不容易啊。
说实话,两代人,真的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父母,正处在承受着最大人生压力的年龄。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希望你们尽可能多陪陪,
我们,说实话,嘴上没毛,父母是真的害怕我们办事不牢。
对于他们而言,趁着自己正处于精力旺盛的尾巴,
扶我们上马,送我们一程,最好能再帮我们带带孩子……
所以,他们厌恶不确定性、厌恶风险、希望你遵循他们设计好的最好的人生蓝图,
说实话,不管父母支不支持你考研,这些话你一定听过——
考本校吧/要不选个更容易的/报个考研班吧/我听说……
和父母的沟通,为什么重要?
因为以爱之名的束缚,特别伤人。
不说别人,说我!
(向上滑动启阅)
说说我的故事:
22岁那年,我在上海,是一家现在市值60亿的公司当时仅有的7个员工中唯一一个非股东的男生,承担起所有脏活累活的同时,也很自然地,一个人负责着一个(以跑腿打杂为主的)部门,苦逼而靠谱着
是的,如果有上帝视角,
我就只需要在那家公司混着不掉队,
大概两三套上海的房子是有了。
可是,父母舍不得他们那个,从小笨笨的小儿子。
他们觉得,“本地牛吃本地草“,
他们希望以他们几十年的人脉沉淀,
为我打造最好的的未来。
他们给我在老家买了房子,
现在重新装修一下,就是今年我们二战训练营的自习教室,
他们几乎每天都要给我打一小时电话,
过年能动员20几个亲戚,
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劝我回家。
于是,我开始浮躁,
我接私单、希望通过赚钱来证明我可以在那座城市生存,
我给自己的简历掺水,去面试要求五年工作经验的岗位,
我开始酗酒,每次接完家里的电话我就开始沉迷游戏。
然后,是妥协。
但是,我不快乐。
回厦门的几年,
我换了4份工作,
我把酒泼领导的脸上,
我有4年没有交上一个新朋友、没有谈过恋爱,
我开始玩“极限运动“,
不毁了自己,怎么证明他们是错的。
然后,我出了车祸,
坐上轮椅的那一刻,
我的心里竟然是轻松的。
其实,考研对我来说,真的不意味着任何东西,甚至当时考试的时候,还带着一点自暴自弃的心态。
但是,我感谢你们,感谢我的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