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栏目
2
1
8
语言学贺岁大片《沙龙》来袭
“沙龙”一词源自法语词“Salon”,原指贵族的豪华会客厅。十七世纪,巴黎的名媛常在客厅款待文艺人士,一边享受美味和音乐,一边就共同话题各抒己见。后来,人们便把这种聚会叫做“沙龙”。中国古代也有“沙龙”,称为“雅集”,昆山就是“玉山雅集”的发源地。
年(岁在丁酉)秋冬季,授课之余,来自十余所高校的实习老师们在昆山实习基地的“雅集厅”举办了15场“双桥”系列学术沙龙(“双桥”创意来自昆山的水乡周庄,寓知识之桥和友谊之桥)。其实,沙龙已举办多年,但系统地记录和拍摄大片的想法始于这个秋天。
实习老师主要是语言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他们,诞生在高校中文系、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学院等单位。他们,即将走上对外汉语的教学和研究岗位。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在这里,他们情同手足,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在这里,除了提升授课水平,各项班级管理和文体活动也满载他们的付出,对于研究性论文和学术能力的锤炼,更是不可或缺。
这,正是举办沙龙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