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国企优厚的待遇,去海南发展。”3年前,孔凡厚做出惊人决定。面对身边的质疑声,他毅然漂洋过海。
两年多来,孔凡厚立足海南丰富矿物资源,依托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扎根“非晶态电极材料”应用,在破解“玻璃态物质的本质”这一国际学术前沿基础难题上取得新突破,为探索中国人自己的“先进材料”贡献力量。
一个选择
优厚待遇的国企?
远离家乡的海南?
成长于历史文化名城齐国故都临淄,在孔凡厚此前的人生档案中,“海南”是个生僻词。
缘分来自一则消息,牵手源于一趟旅行。
年4月13日,当孔凡厚在电视上看到“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消息后,莫名有些激动,他第一次把目光聚焦到海南。
年春,他携家人来到琼岛,在这个美丽的海岛开启了一段美妙的旅行。此后,他有了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的想法。
同年6月,孔凡厚成功申请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
“放弃国企优厚的待遇,远离家乡,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发展?”彼时,孔凡厚在辽宁一家国企工作,事业顺利、生活稳定,家人朋友无法理解他的决定,都劝他慎重。
面对质疑声,孔凡厚淡淡一笑。3个月后,他毅然辞掉了让人羡慕的国企工作,踏上了海南这片热土。
孔凡厚在实验室测试样品形貌。
看似突然的决定实则经过深思熟虑!“国家给予海南独一无二的发展政策,我看好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孔凡厚表示,海南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海南大学有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有着国内数一数二的实验设备和环境,为他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一腔热血
埋首实验室,
只为攻克“卡脖子”难题
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制造了现代镜子,从此,昂贵的铜镜被更廉价实用的玻璃镜子取代。您能想象,未来,人类用的手机电池、汽车电池是玻璃形态的吗?孔凡厚想到了,并一直在为之努力。
“当前普遍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储能锂电池电极材料主要是镍钴锰等晶态材料,早晚有一天会面临枯竭危机,人类急需寻找替代品,而钒硅基的非晶态体(也就是玻璃材料)是很好的选择。”孔凡厚表示,前沿新材料对于解决“卡脖子”国家需求应用至关重要,是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支撑。他关心技术的改进、材料的创新、装备的革新。来琼读博后,他一直扎根“非晶态电极材料”应用,破解“玻璃态物质的本质”这一国际学术前沿基础难题,探索中国人自己的“先进材料”。
孔凡厚在做实验。
面对前沿的课题研究,孔凡厚一头扎进各类专业文献中,废寝忘食地吸收钻研理论知识;在这条“人迹罕至”的道路上,他以实验室为家、以操作台为伴,披星戴月。
为了将学习与研究的成果积极转化应用,年,他成为北京亿维讯同创科技有限公司兼职技术专家,在实践中历练自己,服务社会发展。
孔凡厚在实验室。
然而,这注定是一条枯燥乏味又荆棘丛生的道路。在开展研究的前一两年,每当他满怀信心将饱含汗水的研究论文投递给专业期刊,得到的答复都是“退稿”。
课题研究遇到瓶颈,面对一次次拒稿,孔凡厚毫不气馁,他及时总结专家的建议,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