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苏学研究高端论坛在海南大学开幕

新华社客户端海口11月14日电(记者赵叶苹)13日上午,第三届苏学研究高端论坛在海南大学启动。来自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学术研究出版单位等的60多位专家学者,与通过视频方式汇聚“云端”的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教学、科研机构的东方文化学者,共同回顾、梳理苏东坡从政40年的功业。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李继凯教授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年前,20多岁的苏轼在陕西凤翔首次入仕,走上一生大起大落的仕途生涯,最后一个任职岗位是琼州。两地联合组织学术研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望不断加深合作,共同研究和传承以东坡文化为杰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木斋发表题为《论苏东坡在文学中国思想源流史形成中的里程碑地位》的学术报告,从文学中国思想史的角度,评价苏东坡的审美人生方式,认为苏东坡自身的思想熔炉融汇儒道释诸家学说,从而为后来者提供了战胜人生苦难的哲学思想,应该成为指引人类未来走向的世界哲学。

海南省苏学研究会会长、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阮忠的论文《论苏轼关于韩愈的评说》,不仅论述苏轼以韩愈为百世师,万世法,誉韩的文、道、忠、勇说关乎天地造化、时运盛衰,而且韩愈的“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勃兴古文,改变了八代即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的文风。东坡晚年最得意的是在海南了得儒学或说经学三书《易传》《书传》和《论语说》,显示了古文盛也是儒学之道盛的哲理。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海南省社科联社会组织历史文化学部党总支书记李公羽作学术报告《苏东坡门人姜唐佐遗踪考论》,以大量田野读碑与文献考论为支撑,回答苏东坡得意门生姜唐佐中举之后为何销声匿迹、姜唐佐究竟是否考中进士、姜氏有无后裔传宗等学术界争议已久的问题。

美国夏威夷跨学科研究所所长、《中英学术》主编董良杰等多位海外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以视频方式致辞,传递国际社会对千年苏学的研究成果。四川轻化工大学中文系教授万燚的《美国汉学家艾朗诺论苏轼的“政治哲学”思想——以〈进论〉〈东坡易传〉为中心》,韩国檀国大学副校长、国际语学院院长安煕珍教授的《朝鲜王朝“欧苏手简”传承与研究》,分别从东亚、欧美的角度,精细梳理、专业解读,评述关于千年苏学接受史中的国际化特色。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苏东坡从政40年的经历,充满为民、爱民、助民的政治家情怀,具有丰富的治国理政理念与实践经验。儋州三年,是苏轼一生仕途的最后一站,也是他一生思想、文学、人格、意志最为成熟、最为丰富、最具魅力的时期,特别是他的思想学术集大成,由此成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杰出代表。

本届论坛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苏轼研究学会指导,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海南大学、海南省中国文学研究中心主办,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和海南省苏学研究会承办。此次论坛之后,与会专家学者将移师儋州,于15日起举办“第五届东坡居儋思想文化研讨会暨纪念东坡从政周年学术论坛”。

来源: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jy/13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