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会宁第一人

雁传媒报年第期总第期

联系电话投稿QQ

祖厉文献第一人

——记会宁县地方志办公室张克靖老师

周相睿

祖厉遗文费搜求,东西南北脚步稠。漫道考述同嚼蜡,名山事业足千秋。

这首诗是我在会宁县地方志办公室张克靖老师的qq空间里看到的,可以说是他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一个人喜欢上一件事是容易的,可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干下去,这样的人肯定值得让人敬佩。张老师多年来对地方文史的搜集和研究,不仅仅是热爱,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认识张老师是我大一放暑假的时候。有一天,我刚刚回到老家,听说在白银要召开一个以“丝绸之路上的白银”为主题的历史文化研讨会,由于爱好地方文史的缘故,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之前我经常翻阅会宁的地方性刊物,发现上面时不时地刊登一些整理标点了的地方寺庙碑记、历史人物的墓志铭和首次面世的各类先贤遗文,就记住了一个叫张克靖的人,阅读之后感到他在这方面确实用功非浅。

有一次和父亲的交谈时,他对我讲:会宁有一个人啊,只要说出你姓啥,老家在哪里,他一般都能说出你家最早是从哪里迁来的,祖先手里干过啥,家族出过什么人物。人家几乎翻阅和抄完了会宁各地所有的新老家谱,对会宁家族史的研究非常深透。这勾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就想迫不及待地去拜访一下,和他聊聊,好好地见识一下专家的风采。

按会议的期限要求,下午一定得赶往白银。吃完午饭,我坐上樊礼军叔叔的车去盘旋路的一处地方接张老师,樊叔说张老师是他高中的老师。张老师一上车就和我们聊了起来,完全没有陌生感,谈到会宁有些地方的文物破坏得非常严重,他多次呼吁,却引不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张老师很激动,竟显得有些义愤填膺。可有一件事,却让张老师很觉自豪和兴奋,那就是前不久他发现原本属于会宁的西北最大的一口宋代的古钟,现存于宁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这口宋钟,和会宁的历史渊源非常深厚。会宁现存的旧县志,都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编修的,上面记载的会宁八景中的“万寿晨钟”虽然常常被人提及,但悬挂于万寿寺的这口古钟的来龙去脉,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张老师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深入研究,推断现存于固原博物馆的这口宋钟就是最早的“万寿晨钟”。为了“眼见为实”,求得确证,张老师还和同事朱旺利、学生樊礼军一起去固原考察,丈量了钟的长宽口径,把钟上的铭文全部抄录了下来。然后把自己的研究所得,写成两万多字的长文,作了这次学术会议的参会论文。

在路上,张老师还讲到他对地方文史的热爱,搜集资料的过程和艰辛,以及在这个重视物质生活的时代,人们地方历史文化观念的淡薄、保护意识不够等等的问题。几个人一路上聊得很投机,时间似乎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会议报到的地方。与会期间,我在各种学术活动中通过与张老师的多次接触和深入交谈,更加增进了对他的了解。

张老师研究地方历史,发掘和整理地方历史文献,这既是他的爱好,又是他的工作范围,他







































白癜风那里治的好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wjy/1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