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们的学习日常
在研一第二学期开学之际,我找了三位不同学校的,同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朋友们,聊了聊彼此的学习生活。就此结果做一个分享~希望可以让感兴趣的学弟学妹们了解一下文学硕士的日常,让同是比文专业的朋友们可以取长补短。四个学校分别是:山西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两个18级,两个19级)1
导师基本都采取“放养”的形式,在学习方面不会约束太多。鼓励学生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平时联系不多,需要学生多主动找老师。不同程度上会带着学生们聚会。2
大家都是自觉主动学习,阅读专业书和自己喜欢的作品。学习可以大致概括为:上课、阅读、查阅文献、写论文。3
就课程方面,我发现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较少,或者说自己没有主动再去跟着别的专业一起上课。我打算这学期在学习平台上多听一些课程。(慕课、网易公开课、B站)4
就未来职业安排,打算继续读博的并不多,且公认难度确实很大。我的上学期阅读书单
专业类:
关于华文文学的两三本书
《叙事学导论》谭军强
《小说修辞学》布斯
《日本简史》王新生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日本文学史序说上》加藤周一(未完)
小说:
《过去和现在》毛姆
《三十一岁又怎样》山本文绪
《你是我的命运》白石一文
《涡虫》山本文绪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山本文绪
《我要快乐,不比正常》珍妮特·文森特
《1Q84》村上春树
《十一种孤独》理查德·耶茨
《好色一代女》井原西鹤
《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
总的来说,研究生的生活是非常自由的,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同样也面临紧迫感、自制力不强,拖延症等问题。年华虽好,却不是用来浪费的。既然幸运地多出三年的时间来学习,就要不虚此行!
把阅读的书目列出来,才发现自己的读书数量是如此之少。我会尽力把每天阅读培养成一种习惯,今后也会时不时来列书单。不仅作为一种分享,也是督促自己~
这次和学长学姐朋友聊天收获颇多,学长建议还是要扎实比较文学的基础,掌握方法论,拓宽理论视野,的确是我自己欠缺的地方。还发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有一些焦虑。如何才能缓解这种情绪,我想唯有继续投入学习。阅读量就好像自己的安心丸,是前提,是筹码,是必需品。不管未来何去何从,都希望我们珍惜当下。
新浪微博:木木炒酸奶
Timing:肉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