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9047.html
复试工作是研究生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选拔质量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使复试工作程序严谨,操作规范,按照教育部《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号)等文件有关要求和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有关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组织工作,规范开展调剂工作,全力提升人才选拔质量,确保应考尽考,确保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特制定本办法。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科学性的基础上,统筹兼顾、严格管理,妥善做好我校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
组织管理学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各学院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各复试专家组负责具体考核选拔。
(一)学校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为组长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全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
(二)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学院成立由学院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
(三)复试小组
各学院须按照专业或专业方向成立复试小组,负责组织复试工作。复试小组组长应由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担任,复试小组专家成员不少于5人,另须配备复试秘书1-2人。
复试(一)复试形式
本着将考生和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年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进行。
(二)复试时间
学校计划3月下旬开展复试。各招生学院复试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错峰进行,并报备研究生院同意后,及时向考生公布准确复试时间。原则上4月10日前完成一志愿考生复试录取,4月20日前完成调剂考生复试录取。
(三)复试比例
实行差额复试。根据《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线)》,原则上合格生源充足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复试比例不低于%;合格生源不足招生规模%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所有满足本学科(专业)门类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同一学院同一专业,非全日制与全日制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相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由学校统一划定,计划单列。
(四)复试信息发布
各学院须提前在本单位网站向社会公布复试录取工作办法、复试分数线、各专业(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复试考生名单等相关信息。
(五)复试资格审查
学院按照《研究生复试资格审查工作要求》,负责对考生复试资格进行网络线上提交审查,通过资格审查者方可参加复试。
考生须按照报考院系要求通过指定方式提交下列证件原件及扫描件:
1.准考证(研招网下载);
2.身份证(正反面);
3.大学期间成绩单(加盖有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4.往届考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应届考生的学生证;
5.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需提供相关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6.工作年限证明(报考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领域考生);
7.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8.学院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复试资格审查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六)复试内容
第一阶段:
各招生学院要针对远程复试方式、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精心设计复试内容,要确保复试考核科学有效、公平公正,应尽可能采用综合性、开放性试题;突出分类考核,学术型研究生应重点考察其探究能力和科研潜质,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应重点考察其应用实践能力。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本阶段复试环节包含外语能力测试、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等方面内容,考生根据相关要求以适当方式进行作答,复试专家根据考生表现给出得分。复试总时长不少于25分钟。
1.外语能力测试
外语能力测试重点考查考生对基本外语知识和专业外语知识的掌握、表达能力。外语能力测试由复试小组负责实施,可采用自我介绍、出题翻译、及时口译、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考生使用初试外语语种根据相关要求以适当方式进行作答。
2.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
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重点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含招生专业目录中复试笔试科目内容),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
3.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
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重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报考工程管理硕士和会计硕士的考生,在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中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内容。
第二阶段:
1.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
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主要考查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以及对考生过往参加美育、体育及劳动教育情况的过程性考核。
在复试期间,学院也可采取“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心理素质考察
各学院可结合实际情况对考生加强心理素质考察,考察结果作为录取时的参考。
3.同等学力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笔试,具体按照学院相关要求以适当方式进行)。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每门考试满分分,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任何一门课不及格(不足60分)则不能被录取。
(七)特殊类加分政策
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3.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初试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初试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八)复试成绩及总成绩计算办法
1.复试成绩满分分,复试成绩计算公式:复试成绩=外语能力测试成绩+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其中外语能力测试成绩80分、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20分。
2.复试成绩低于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加试课程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4.总成绩计算时,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均折合为百分制后,按相应的权重相加为总成绩,其中,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总成绩计算公式:
(1)总成绩=初试成绩(分)/5×60%+复试成绩(分)/3×40%
(2)总成绩=初试成绩(分)/3×60%+复试成绩(分)/3×40%
(九)复试组织管理要求
1.复试全程记录
要严格过程监管,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巡查,对复试全程录音、录像、录屏(包括复试小组专家、考生现场情况),以备复查。复试应有专人记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当场确定每位考生的复试成绩,评分记录和考生作答情况在复试工作结束后交学院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
2.建立一平台、两识别、三随机、四比对工作机制。
一平台。采取远程复试的学院原则上同一专业应统一复试平台。
两识别。复试过程中严把入口关,采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技术,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
三随机。复试过程中加强规范化管理,落实好“随机选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工作机制,确保复试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四比对。网络远程复试过程中,通过综合比对考生与“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中信息,严防复试“替考”。
(十)网络远程复试具体要求
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级考试,按照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保密管理规定,任何人员和机构(学校授权除外)不得对复试过程录音录像、拍照、截屏或者网络直播,不得传播试题等复试内容,否则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复试平台:可采用学信网、钉钉、腾讯会议、中国移动等网络远程复试平台,具体以学院公告为准。对复试平台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功能进行充分评估、测试和完善,并做好备用网络及复试平台紧急使用准备。
2.设备配置基础要求:电脑1台和手机1部或2部手机。建议考生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面试,如果电脑本身配置的摄像头、话筒效果较好,可直接使用。如果是普通PC电脑,需要另外配备摄像头,麦克风、音箱,可正常进行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