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连智能计算
——宋梅教授团队
OVERVIEW
一、中心概况
ICN&CAD研究中心(信息通信网络与计算研究中心)是隶属于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前身为北京邮电大学CAD中心,有着悠久的科研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累,曾与全国多所院校共同研究开发了我国第二代、第三代CAD设计系统。实验室紧跟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年更名为PCN&CAD中心,主要研究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网络优化与规划。
当前本中心教师共14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4名、兼职教授6人),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多人。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未来移动通信与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智能服务,物联网与区块链。团队一直活跃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研发前沿,成功地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包括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外合作等科研项目,这些项目的研究领域涉及未来通信与网络融合、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下一代网络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无线通信、绿色通信技术等通信关键领域,逐步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追求卓越创新的电子通信研究团队,在促进无线通信领域的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做出了贡献。
同时,研究团队以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国际合作,多次参加大型项目,并与美国、瑞典、加拿大、爱尔兰、意大利、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院校开展合作研究项目。
实验室还瞄准国家重大科研需求,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合作单位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华为、大唐、中兴,爱立信、中国普天等。
中心通过一系列培训、竞赛、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大量创新实践机会,为培养、展示、挖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搭建了高效的平台。大部分毕业生去往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很多毕业生成为行业专家、IT精英、企业高管,在国民经济和科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实验室建有Fab.x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中国通号共建“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促进先进技术的快速转化。
招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
CENTERMENBERS
二、实验室中心成员
中心教师和国内外兼职教授:宋梅、满毅、张勇、魏翼飞、滕颖蕾、刘洋、王小娟、郭达、陶雄强、高鹏、xiaojunwang、刘宁宁、王霄蕙、乔琦。
01
宋梅
宋梅教授,博士生导师
songm
bupt.edu.cn研究方向:移动互联网、未来网络与智能服务。
PCNCAD中心部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理事,研究生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物联网与智能信息系统专技委委员,中国铁道学会信息化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02
满毅
满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manyi
bupt.edu.cn研究方向:移动互联网、电信网络管理。
微电子与电子信息教研中心主任。
03
张勇
张勇教授,博士生导师
yongzhang
bupt.edu.cn研究方向:未来网络与智能计算、5G/6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与网络智能化。
电子工程学院ICNCAD中心主任,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移动互联网应用和终端WG2副组长,Fab.x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
04
魏翼飞
魏翼飞教授,博士生导师
;weiyifei
bupt.edu.cn研究方向:无线通信新技术,人工智能与网络优化,区块链技术。
05
滕颖蕾
滕颖蕾教授,博士生导师
;lilytengtt
bupt.edu.cn研究方向:无线通信与智能未来网络(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高速MassiveMIMO等)
06
刘洋
刘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ly
bupt.edu.cn研究方向: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
07
郭达
郭达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guoda
bupt.edu.cn研究方向: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
08
王小娟
王小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wj
bupt.edu.cn研究方向:物联网应用及安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INVENTIONS
三、部分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l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分布式智能精准监控技术研究
l基于SDN的空天地融合全IP可信传输技术研究
国家重大专项项目
l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融合技术研究与验证
lIMT-Advanced自组网(SON)关键技术研发
l广域覆盖低成本宽带接入组网技术与应用示范网络开发
l面向LTE-Advanced的多层/多小区协作关键技术研究
l基于TD-LTE高频高速热点关键技术研究
l基于离散窄带频谱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l认知无线虚拟网络弹性资源管理理论与切片技术研究
l未来认知异构网络的智能接入选择与动态服务质量保证技术研究
l基于分布式存储的分层机会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l基于认知与协作的绿色无线接入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l无线接入网中基于绿色特性的新型协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l认知使能的蜂窝异构网络性能优化技术研究
l可编程绿色边缘网络架构及智能资源优化研究
l面向数据增强的物联网无线传输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l面向绿色的认知跨域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及协作关键技术研究
教育部
l“人工智能”建设项目
l未来协作通信系统中安全绿色传输技术研究
面向绿色通信的接入网节能控制及智能路由机制研究
国际合作项目
lAd-Hoc、传感器、Mesh网络及协作网络:自组织无线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合作项目)
l绿色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及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合作项目)
企/事业合作项目
l中国移动:SAE设备功能及互通测试、移动IPv6设备测试技术的研发,下一代网管系统的网管系统集成检验和网络资源模型发布系统的研发
l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络新技术实现
l中国普天:基于系统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开发
l腾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互联网云电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发
l华为:动态广播多播调度技术研究
l华为:NewEnablerTechnologiesforSON
l国家电网:面向多业务泛在接入的无线专网优化演进技术研究与应用、面向深度感知与业务协同的配电物联网规划设计及评估技术研究
l工信部:智能工厂虚拟映射模型与数字化交付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建设
l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数据通信网流量调优策略研究
STUDYLIFE
四、学习生活
近年来,在中心全体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ICNCAD研究中心硕果累累。中心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学术研究的同时,与各大通信企业、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平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所培养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成为活跃在国内外学术舞台和产业前沿的新一代创新人才。
ICNCAD研究中心以学科为依托,以学习为宗旨,利用中心环境进行实践性学习与研究,中心定期组织讨论会,总结学习研究成果,为下一步骤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改进思路和发展方向。
课外生活
ICNCAD研究中心全心全意为全体学生服务,团结和引导学生以学习为中心,举办二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联欢会节目精彩纷呈,户外运动新颖有趣,师生们欢歌笑语,共同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同学们的成绩
ICNCAD研究中心始终秉承自不息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传统,坚持培养专业功底扎实,综合素质好,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思想境界高的复合型人才为指导思想。本中心的学生不仅在国家级、北京市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在各项文体活动中也有精彩的表现。
01
02
03
WELCOMETOJOINUS
热烈欢迎加入我们
北邮ICNCAD研究团队!
邮箱:icncad
bupt.edu.cn注:图文资料由ICNCAD研究中心和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提供
1
END
1
排版
闫辰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