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本来想在标题中加个“医学高校”在博硕士学位论文之前,但是又想一下,不仅仅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需要伦理审查,农业、工程、信息等专业的博硕士研究课题也可能涉及伦理问题。例如,农业科技方面的转基因问题;工程科技方面的人工智能问题;信息科技方面的大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岂止是医药卫生领域才有伦理问题呢?
但是问题又难以这么泛化地漫无边际讨论,我先抛却科研诚信的问题不谈,也不深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的动机基本都是瞄准学位,将问题集中在一些具体工作实务中。
——bydjh
.12.10
问题:博硕士论文有没有伦理审查的具体依据?
分析: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以下简称“伦理审查办法”)
第三十一条在学术期刊发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成果的项目研究者,应当出具该研究项目经过伦理审查批准的证明文件。
如果咬文嚼字,“学术期刊”是否包括博硕士论文?不一定。
知网数据库是学术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专利、标准、成果等分类,其中,博硕士论文是单列。
再看,万方数据库是分期刊论文、专利、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成果、法规、科技报告等类别,其中,学位论文也是单列。
是否更广义的“学术期刊”包括博硕士学位论文,我还没有找到依据和解释。
现实中,职称晋升要求发表论文,期刊杂志社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内容有关的论文,有按照“伦理审查办法”的要求伦理审查证明文件了。以前,医务人员收集一些临床数据来撰写论文并没有要求伦理审查,现在,医院纷纷对打算撰写这些临床研究论文的医生提出了事先得到伦理委员会同意的要求。也就是说,现在的学术期刊论文,在法规上、源头上、程序上有了伦理审查的依据和保证。
那么,博硕士要拿学位,必须有学位论文,如果高校没有伦理相关要求,还真没办法管到。然后,这些学位论文将在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进去。如果其中有一些违背伦理的问题,就是类似和论文造假一样,埋下了定时或不定时的炸弹。
也就是说,目前法规还没管到这块,博硕士论文发表的伦理审查还是空白——也可能有些高校对学位论文开题、撰写、答辩等有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课题价值、科学性、可行性等,不一定有冠名伦理或伦理审查。我对此还没有进行调研,但就了解到的一些个案而言,情况并不乐观。
有的高校已有一定举措,配合国家对科研诚信和伦理要求,在学校层面完善了学位论文有关的管理规定,在开题报告表格和答辩评分标准中都增加了相应要求。例如,要求导师强化督导,落实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这样做确实很有必要,试想一下,在伦理审查缺位后,学位论文公开在论文数据库中,如果此前有违反伦理的设计、侵犯隐私、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况,都无法挽回影响,就好像和科研诚信问题一样,被钉在耻辱柱。
(我偶然的机会发现,现在已有通过某一些手段来修改数据库论文做法,貌似也和买卖论文一样,有商业运作,可悲)
推想其他,报纸也存在一样的问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