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毕业生经历了毕业之后才知道,“就业”原来是如此的困难。在大学期间,相信很多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工作有所猜想,或成为一路风生水起的创业者,或者享有高薪待遇……对于就业可谓是充满了憧憬。不过正应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这句话,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是四处碰壁,进入到“就业
为了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所以很多学生选择提升学历和考公这条道路,想要缓解自身的就业压力。不过其中也有一些是将考研、考公当成“避风港”的,其实也属于是一种新式的“啃老”行径,家长们为此也发愁不已。在当下这个社会,逃避是起不到任何成效的,总有一天家长也难以依靠,还是需要自己独当一面,自立自强。
竞争激烈的人才社会
对于学生想通过提升学历增加竞争力的方式,家长还是便是赞同的,因为当下的就业市场中,高学历确实是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很多职位也对学历设限。就算是以前吃香的本科学习,在当前社会上的待遇也大不如从前,人才市场上本科生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一纸本科学历已经没有以前的辉煌。很多企业也顺势变更了招聘人才的要求,暗暗的将学历要求一升再升,就算是本科也要求、优先。
而那些被筛选下的普通本科生,也就只能再作打算,或降低自己的就职要求,选择一份不是本专业的工作重新开始。或选择考公、考研。在考研的学生中,虽然很多是为自己就业而拼搏,想要收获一份自己更加满意的工作。可是有的考研生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不想在毕业后直接投入工作,所以便使用了考研这个缓兵之计。
很多学生拿到硕士学历证书之后,按照人们常规的思想来说,应对人才市场肯定是手到拈来,找工作肯定不会有困难。但是没成想,硕士学位却成为他们工作的枷锁,如果自己找一个简单、回报低的工作,那肯定被认为是浪费研究生的学识,更会有人冷嘲热讽道“研究生原来也不吃香”。到底是以为什么,导致让原本吃香的研究生,毕业之后也不得不历经“就业难”的热潮。
大学扩张的好处与坏处
(一)好处
大学生人数直线飙升其实很大原因都与高校扩张有关,从而导致了学历的贬值。可是大学扩张带来的也不全是坏处,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推动力。高校数量增多之后,让更多的学员都有了能够进入大学就读的机会,人们的整体知识水平也会随之增长。而这些高校所培养的各科人才也在毕业之后涌入到各个行业之中,确实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更深层发展,加速了传统行业到新兴行业的过度。
(二)坏处
不过也是不能忽视它到来的弊端。高校扩张着实给更多学生创造了机遇,甚至改变了很多学生的命运。可是,也有很多的学生因为专业人数超负荷,致使人才市场上供求不平衡,很多行业都出现了人才饱和的转态。进而不幸成为高校扩张中的牺牲品,虽然是本科但是就学4年,仍是难以找寻到工作。
当前社会,高才生成为“廉价劳动力”已不是新鲜事
很多人认为只有一些普通本科、专科毕业的学生,才会有送外卖、当服务员的存在。认为、毕业生肯定都是属于高管那个阶层的。再不济也会成为公务员、教师等“铁饭碗”行业,反正都普遍认为名校毕业生和高薪、高待遇挂钩。其实就算是研究生领域,也会有不得不为生计委曲求全的人。
虽然自己有令人仰慕的学历,可是也会在毕业之后不得不成为“廉价劳动力”中的一分子。像有一位武汉大学毕业生选择当环卫工人,外卖小哥中充斥着、的研究生等,这种现象当下已经十分普遍。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共有多万的外卖小哥,其中硕士及以上的学历虽然只占据总人数的百分之一。
可是算下来却有足足7万多人。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在浪费教育资源,颇有大材小用的意味,认为既然选择这种又累又苦的工作,当初何必花时间花钱财考研呢?可是凭着自己双手吃饭创造价值的人,也比那些逃避现实,甘做啃老族的人好太多。
这3类高才生终将被社会淘汰
第一种就是只有学历没有实力的人,这种人不会变通,只会参考书本上的死知识,而实践能力不足。通常就只会是纸上谈兵,光会动用嘴上的功夫,可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各种弊端就显露出现。第二种就是三观不正的人,为了挣钱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后一种就是对工作没有激情的人,这种人很多都会走向“啃老”的道路,注定一生是碌碌无为。
结语
可是,虽然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不应该肆意的否定每一个就职者,但是未免还是让人感觉到可惜。因为毕竟考研很不容易,父母也随着吃了很多的苦头,而这一切的付出,都是想让孩子能够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并且衣食无忧,而没想到还是没有满足家长的祈愿。所以说只有高学历是不行的,如果是这三类人,不管学历多高,还是会被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