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没有上岸,需要二战吗

据媒体报道,年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万人,创历史新高。但是,不算推免生,实际招生人,录取比率可能创新低。大部分考生不能“上岸”,问题是:需要“二战”吗?

笔者见过许多“二战”成功的案例,也见过更多“二战”失败的案例,究竟“二战”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考虑“一战”失利的原因。如果是志愿填报技巧不足、面试失常、笔试成绩相差较小等原因,可以“二战”;如果是不够努力、笔试成绩相差较大等原因,不宜“二战”。

第二,考研的目标。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坚定的研究意愿等,可以“二战”;延缓就业、继续啃老、陪师妹毕业等,不宜“二战”。

第三,自身的条件。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习惯、有父母朋友的支持等,可以“二战”;缺钱、学习拉胯、家人朋友反对等,不宜“二战”。

第四,经济社会环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多等,考研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毕业时可能有更好的环境,能获取更好的工作,可以“二战”;经济社会发展增速放缓或下行,就业环境恶化,要珍惜目前的就业机会,慎重“二战”(有很多研究生毕业找工作还不如当年本科生毕业时的案例)。

第五,性别。女生虽然在经济社会中顶半边天,但是职业生涯显著弱于男生,考研的价值可能略低于男生。考研以后的女生,年岁增长,眼界增长,很有可能择偶标准也显著增长。而且毕业时年龄叠加生育最佳年龄期间,容易面临女工就业歧视。一般不建议女生“二战”。

年研究生录取比率可能创新低

(资料、图片来自:央广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sks/13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