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在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801/4438675.html
  c-.81,0-.09---C.13,.54,.42,0,.05,0C.48,0,0,.8,0,.8V.54z"fill="rgb(,,)">

#喜获佳绩#

8月13日——15日,“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在线上正式举行,我校研究生团队再创佳绩,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2项、企业专项奖一等奖1项、优秀论文奖1项。南京大学荣获初赛优秀组织奖。

·比赛总结和回顾·

在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的统一组织下,经过前期的策划宣传和参赛动员,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共组建6只队伍,参赛规模创历届新高。参赛队伍悉心钻研,厚积薄发,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经过激烈的华东赛区初赛、华东赛区决赛、全国总决赛的层层选拔,我校3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荣获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2项、企业专项奖一等奖1项、优秀论文奖1项的优异成绩。其余团队荣获华东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一等奖1项。

·获奖项目名单·

(点击查看大图)

研究生院、电子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工作,大力做好该项赛事的组织工作,华东赛区决赛答辩前、全国总决赛答辩前,学院专门安排相关老师对参赛团队进行竞赛培训指导。同时为参赛同学开放专门的竞赛场地,给予经费支持及充分条件保障。近年来,学校持续积极鼓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开拓创新、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科技创新中去,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由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报送的参赛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季军),当选“研电之星”,同时荣获“最佳答辩奖”。

项目介绍

#国家级一等奖#

项目名称:化工气体泄漏智能眼——光谱视频相机及预警系统

项目成员:周凯来吕涛祖永祥

指导教师:曹汛

项目介绍:从~年,全国化工事故累计发生起、遇难人,极大危害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化工气体(介质)泄漏是其重要原因。国内化工气体检测以点式传感器与线式激光体探测器为主,然而两者存在明显性能局限,具有高灵敏、大视场、宽光谱优点的光谱视频监测手段正成为国际最新趋势。本团队研制的“化工气体泄漏智能眼”,硬件上突破高通量低畸变光学成像光路、窄带光学滤波与微弱信号采集探测电路等关键器件的设计,实现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算法上利用混合高斯模型挖掘时空变化特征提出预选框,通过时空卷积神经网络鉴别分类,实现气体泄漏自动报警、泄漏位置精准定位,并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监测预警平台,形成联动报警机制。较传统手段监测距离提升50倍,预警时间缩短10倍,现已部署于中石化等多家企业。

#国家级三等奖#

项目名称:水空两栖多旋翼无人机

项目成员:武天雄陈冲焦椤方

指导教师:周海波

项目介绍:本项目设计的水空两栖多旋翼无人机,两栖结构设计新颖,续航载重性能提升明显,软硬件及算法设计独具创新性,续航长达3h、载重可达20kg、可抗七级大风、能够适应二级海况环境,具备多种水面作业能力。无人机可挂载热红外相机、抛投救生圈、大气监测仪、探照灯等载荷仪器,实现水上停泊、水上起降、水上航行、水上自救等功能,在江河湖海巡检执法、水上应急救援、水要素检测、水上运输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与江苏省环保厅、江苏海事局、南京市水上公安局、中科院南海所等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研究院所展开合作,作品在工业和科研领域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国家级三等奖#

项目名称:雷达与视频数据融合在龙芯教育派上的实现

项目成员:吴浩然周文倩陈颖

指导教师:沈庆宏

项目介绍:本项目实现毫米波雷达数据与视频数据融合,主要应用于交通路况信息收集处理及其智能化,在道路出现交通问题时,如拥堵、交通事故等情况,能够根据存储数据以及实时传输数据及时做出应对措施。该项目在龙芯教育派上实现部署,可在城市交通道路和高速公路实现应用。与市面同类型产品相比,具有精度高,信息量丰富,成本低廉等一系列优点。

#华东赛区二等奖#

项目名称:多功能生理电信号采集系统

项目成员:汪俊葛丹丹张文翔

指导教师:何爱军

项目介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理电信号采集装置的采集精度逐步提高,体积和功耗逐步减少,为装置实现便携化提供了条件。面对目前很多单台装置只能采集特定生理电信号,不能一机多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套便携式多功能的生理电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信号采集系统和计算处理显示系统。信号采集系统采集16路生理电信号(可扩展至32通道),数据既可以通过WIFI的传输方式也可以通过USB传输方式将数据实时传输到PC端显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将数据存储在本地TF卡中,文件以BDF的格式存储,方便取出查看波形,做数据的后处理分析。计算机处理显示系统主要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包括带通滤波、50Hz陷波、基线漂移等信号的初步处理,并将各个通道的波形实时显示在PC端。同时下位机装有加速度传感器和外部触发模块,可以实时地记录三维加速度和外部触发情况。

#华东赛区三等奖#

项目名称:伪装者的面部识别

项目成员:戴恬马小莉齐梦娅

指导教师:袁杰

项目介绍:本作品针对面部彩绘或浓妆后的人员通过图像进行身份识别困难的问题开展研究,设计了一套集数据采集,人脸重建,人脸检测,特征提取,人脸识别于一身的系统。首先使用双目相机采集二维人脸图像,然后立体匹配重建彩绘人脸的三维数据,再提取人脸表面曲线的特征,最后利用AdaBoost分类器进行人脸识别。本系统具有三个创新特色:第一,绕开传统人脸识别方法对图像纹理的依赖,基于人脸的三维特性,能有效抵御彩绘和浓妆攻击;第二,系统基于ZED2双目相机快速非接触式三维重建,具有一定隐蔽性,不受纹理和姿态变化的影响,成本低廉且易于部署,适用安防监控的特定应用场景;第三,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深度图的自动人脸检测方法,有效进行人脸活体检测,抵御视频照片攻击。本文建立了一个三维人脸数据库,经过实际应用测试,本系统能有效进行彩绘浓妆人员三维人脸的检测与识别。

#华东赛区三等奖#

项目名称:线型阵列超声传感器自由采集并重建三维超声图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项目成员:卢彦辰樊锴蒋晓艺指导教师:王育昕项目介绍:本作品围绕自由臂扫描三维超声成像的流程,基于相关原理与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用线型阵列超声传感器自由采集并重建三维超声图像的系统。本系统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用相机和标定板代替传统的定位方法,将标定板固定于超声探头,用相机拍摄标定板,通过图像算法计算标定板的位姿,并在标定板和定位算法的设计上加以创新,得到了一种兼具精度、速度、鲁棒性且对环境不敏感的定位方法。本作品用交叉线单点模型完成了超声探头标定,并自制仿体进行了实验,仿体中设置一大一小两声源,形成部分角度下较大声源对较小声源的遮挡。手持线型阵列传感器围绕仿体进行了多角度的二维扫描。使用多重延时求和并求取包络的算法(MultipleDelay-and-SumwithEnvelopedBeamforming,multi-DASE)进行了二维图像的重建。使用体素最近邻算法(VoxelNearestNeighbor,VNN)进行了三维图像的重建。用可视化工具包VTK对三维重建结果进行了体渲染。

#大赛介绍#

据悉,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层次最高、参赛范围最广的标志性竞赛之一。竞赛自年由清华大学发起,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本次总决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由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于今年3月正式开赛,共有支队伍成功报名参赛。经过八大分赛区近1个月的初赛评审选拔,约8%的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代表了各大赛区的最高水平。

编辑

王木也

  c-.81,0-.09---C.13,.54,.42,0,.05,0C.48,0,0,.8,0,.8V.54z"fill="rgb(,,)">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lidexms.com/ysks/10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